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表示,经济不能看一年,要看两年、三年,甚至于看到2020年。
“我认为是2020年的经济一定会复苏,在那个时候,中国经济不但会比现在结构调整更好,再加上互联网的加持,不管是+互联网,或者是互联网+,再加上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到制造强国,再加上本身中产阶级人口的,中产人口结构的比例调整,我相信再加上有效率的政府,再加上领导中心的决策非常快,再加上政府对于制造、工业、出口、科技引领的措施,我认为这不是一个短线的,也不需要是短线的收效,是长效的。"郭台铭说,“所以我认为2017年,不要期望它有过多的成长,因为我们要新常态来看,可是大家将来要看的是我们怎么样在未来2018年、2019年、2020年的成功,现在要去埋下所做的成功的种子、成功的基因、DNA。”
在谈及传统制造行业借助互联网技术是否是转型的方向时,郭台铭表示,”其实不管马云、马化腾跟李彦宏,包括我过去在投资跟收购项目过程中,他们派人到台湾学习我们的科技,我觉得没有一个互联网企业,可以说富士康是一个传统的制造业。其实很多年来,我们都已在支持很多互联网公司做最新的科技的产品,用的都是互联网的科技。我要强调这一点,不是说互联网的公司会比较会宣传,但是传统的制造业他们不愿意被人家知道他是在高科技里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说今天展出来的数字经济。上一次互联网大会,我也来参加了,再强调互联互通、资源分享,这个是属于理念层级、观念层级的诉求,这一次互联网大会在于强调能够怎么创新驱动,来改善人类科技的生活,让人类真正享受到数字经济和互联网经济带来的生活的便利跟方便。所以这个议题出来,让很多的硬件制造业,把他过去所做的,跟互联网所相关的科技展现出来。“
郭台铭还认为制造行业正好跟互联网企业倒过来,”他们叫互联网+,我们是+互联网。每一个行业,比如汽车行业,大家说互联网汽车,我认为做汽车的人,加上互联网,比如宝马、奔驰、丰田,甚至很多有名的汽车厂,他们其实都发展了很多年了,云端网络的技术,因为他们对于安全的监控,对于安全的重视性比较重要,所以他们对互联网技术的推动比较缓慢。可是国内很多互联网公司都争相要去做互联网汽车,我可以说那个汽车我绝对不敢开,因为它不是玩具的遥控汽车,因为汽车是有安全的顾虑。我在四年前到Google看过它的互联网汽车,到现在他还是在非常早期的实验阶段。国内很多汽车厂说我可以做到无人驾驶,我觉得如果哪天有这辆车出来,我也劝你三思而后行,不要提早去买,因为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互联网汽车,我觉得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清洁能源汽车倒是可以先走,互联网汽车有很长一段时间,还有自动驾驶,这是我的想法。“
而被问到关于中国制造的问题时,郭台铭表示,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就是国家要定一个三个十年的工业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第一个十年要能够跟德日美相抗,平起平坐,这个是有机会做到,这是因为中国有年轻人,中国的制造产业现在都有互联网的基因,再加上互联网在中国盛行很快,所以互联网可以迅速运用在工业制造的领域。
斯凯奇首席运营官David Weinberg表示,公司相信中国市场仍有巨大的增长机会,并将继续投资产品、营销和基础设施,以扩大和支持其在中国的业务。
中国先后兴起了互联网、教育培训、网络直播、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产业风口。无论风口怎么切换,北京似乎永远处于C位。
大趋势催生龙头,背后对应长期潜在较大的投资回报。
互联网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从局域网到全球网络的发展,最终形成去中心化和开放合作的生态系统,显著受益于全球化浪潮。
杭州的核心实力是阿里巴巴、网易这些互联网大厂的平台孵化功能,孕育出了创新的生态雨林,带来了技术创新的“涌现效应”。而杭州的传统制造业基础和互联网发展,则为科技化阶段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