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玻A(000012.SZ)高管集体离职地震余波未停,尚未走出人事“巨震”的南玻A在二级市场中再次受到热炒。11月21日晚间,深交所对此炒作也进行了关注,称上周已对“南玻A”股票交易情况重点监控。本周首个交易日,南玻A市场反应强烈,尾盘封死涨停,股价报15.32元,换手率高达22%,振幅超12%。
除了二级市场反映剧烈,公司层面也持续出现多方“余波”。11月21日,晚间南玻A公告表示,就管理层股权激励事项尚在进一步核查中,特申请延期披露对深交所《关注函》的回复。此外,招商证券作为南玻集团2010年公司债债券受托管理人,了解到公司相关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系主动提出离职,称目前公司生产经营状况正常,未出现异常情况。招商证券已关注到公司董事及高管人员的重大人事变动,并将持续跟踪该重大人事变动后续对公司资信状况产生的影响。
另一方面,与南玻人事变动密切相关的旗滨集团(601636.SH)发布了更多回应本报报道的消息。11月16日,第一财经记者发表报道《南玻A高管集体离职另有隐情:缘何扯上旗滨集团?》一文,质疑旗滨集团与南玻管理层早在此次高管离职之前有过项目合作。上述报道引起市场反响,上证所也向旗滨集团发出问询函,要求公司回复报道质疑。
11月20日,旗滨集团发布问询函回复公告。公告显示,公司没有整体引进原南玻A高管团队的计划,但今年以来引进南玻A主要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10余人。同时,公司表示过往确实存在与南玻A进行项目合作;并确定今后的新建项目均实行股权多元化并且实行项目跟投制。不过,在回函披露之后,新的疑问也产生了,南玻管理团队去向如何?“项目跟投制”是否潜在“玄机”?第一财经记者对此致电旗滨集团董秘办,但尚未得到回应。
“整体引进高管团队”迷踪
根据南玻A与旗滨集团的问询回复,南玻A称针对“离职高管团队携带核心技术和技术人员与竞争对手合作”目前正进行内部核查,,核实后将就有关情况尽快予以说明。作为上述提及的“竞争对手”——旗滨集团则表示,公司并没有整体引进原南玻A高管团队计划。
然而值得追问的是,对于旗滨集团声称的“整体引进高管团队计划”该如何界定?
公开资料显示,南玻A离职高管包括曾南、CEO吴国斌、财务总监罗友明、副总裁柯汉奇、副总裁张凡、副总裁张柏忠、副总裁胡勇辞、董秘丁九如。然而,旗滨集团的上述回复,并未进一步就是否接受来自南玻A的核心技术、核心技术人员和骨干等做正面回应。
与此同时,旗滨集团还在回复函中提及,今年以来引进南玻A主要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10余人;其表示此举是公司一贯支持的人才引进战略。然而,证券时报旗下微信公众号近期曾报道,近几个月来南玻A内部已开始组织高管离职,并召开会议、逐一电话通知;中层甚至普通员工被要求签订辞职信,并曾头口答应离职后可以直接去旗滨。该报道同时显示,多位南玻A关键岗位员工已离职并前往旗滨集团。
一方面,旗滨集团否认整体引进原高管团队、承认接受过南玻A的员工,另一方面,南玻A称员工离职并前往旗滨集团并非人才战略所致,而是辞职的等价交换条件:从目前来看,真实的离职情况和离职原因仍会是未解之谜。
“项目跟投制”仍存疑
决定南玻A和旗滨集团关系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则是南玻A原高管和后者之间是否存在利益纠葛。
本报此前的报道梳理了南玻A旗下子公司与旗滨集团的人员关联,即旗滨集团近期的三个投资项目合作方之一的富隆国际法定代表赵得翔,在南玻A、旗滨集团相关信息中也多次现身。在旗滨集团近期回复上证所问询函的公告中,其也确认了与南玻A的合作关系。
回复函称,根据发展战略需要,旗滨集团与南玻A有光伏合作项目。2016年1月21日,公司与南玻A签订《投资光伏电站整体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出资设立新能源公司(以下简称“项目公司”), 利用旗滨集团厂房屋顶、地面从事光伏电站的建设及运营业务。项目规模合计约为140兆瓦,投资总额约为人民币10亿元,旗滨集团出资占各项目公司注册资本的25%,南玻A出资占各项目公司注册资本的75%。公司与南玻A严格按照签订的《投资光伏电站整体合作协议》,履行相关约定。 截至目前,福建省东山县合作项目已经完成并已投入运营,广东省河源、浙江省绍兴合作项目正在建设,预计2016年底建成投入运营,其他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
除此之外,回函还显示,南玻A与旗滨集团也进行了马来西亚项目合作。2016年4月,南玻A董事会同意在马来西亚森美兰州投资建设光伏玻璃厂。 公司决定在马来西亚森美兰州芙蓉市投资建设一条600t/d Low-E在线镀膜玻璃生产线和一条600t/d高档多元化玻璃生产线,完成第一个海外玻璃生产基地战略布局。
在澄清与南玻A项目关系之后,旗滨集团同时强调,鉴于集团前期项目建设始终以独资方式投入,导致负债大幅增加,盈利能力下降,债务结构不合理,短期偿债压力大,同时项目建设“投资、工期、质量”三项控制未能得到有效落实,为此,旗滨集团确定今后的新建项目均实行股权多元化并且实行项目跟投制。
然而,“股权多元化”以及“项目跟投制”或成为解决潜在利益的“后门”。
根据旗滨集团对于赵得翔身份的回复来看,公司称赵得翔自上世纪末以来一直在国内持续投资,比较熟悉玻璃行业,并持续关注玻璃行业及相关企业的发展动态。旗滨集团作为行业新兵,处于快速成长期,战略投资方向明确,资源整合能力强,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符合赵得翔的投资方向。双方经过友好协商,达成合作意愿。
在该回复中,旗滨集团并未涉及赵得翔在南玻A中的身份,也因此未正面回复赵得翔同时在旗滨合作项目、在南玻A子公司任职的影响。值得追问的是,在未来项目的持续建设之中,旗滨集团项目后期跟投对象如何筛选? “项目跟投制”潜在利益关系仍存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