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爬山,驴友中一位妹子介绍自己来自“生命绿洲”,负责肺癌患者的药品援助。
因为闺蜜不幸患上肺癌,所以每次听到这两个字都会条件反射的多问几句。攀谈多了,我开始好奇这个可以为患者提供免费药品援助的慈善组织——从2013年8月成立至今,“生命绿洲”已经成功帮助2.9万名患者,成功领取价值10亿人民币的慈善赠药,疾病领域涵盖恶性肿瘤、严重骨质疏松症、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乙肝、丙肝等——公益慈善组织听过不少,但为病人提供药品资助的并不多。究竟是谁?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以什么样的方式?为哪些患者提供药品?
2016第一财经菁英计划找到了“生命绿洲”的发起人之一,有着甜美笑容的湖北姑娘李晓颖,听她讲了一个与生命接力的故事。
生命太脆弱
2013年之前,李晓颖有近6年时间从事的是医生教育和患者教育的工作,需要向医生群体传播最先进的高端学术内容,要向患者群体传播先进的治疗理念。她说闯入医药行业纯属机缘巧合,但却在与医患接触的过程里,一点点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做的第一个患者教育的项目是儿童多动症,其实很多家长不太愿意承认这是一种疾病,更愿意认为孩子只是调皮,并没有及早发现和治疗的意识。”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儿童多动症发病率接近7%,真正得到治疗的患者不到全部患者的3%。这当中家长缺乏治疗意识是一部分原因,费用则是另一个重要原因。“药物治疗和行为干预是非常好的方式,但是有的家庭无法承受这些费用,也就无法为小孩子进行有效、完整的治疗。”身为双胞胎母亲的李晓颖不无惋惜的说。
依据《柳叶刀》新近一项调查显示:2011年度中国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发生比例为12.9%,即有1.73亿中国人因大病陷入困境。
想要帮助患者家庭减轻医疗支出负担的想法,在6年的医患教育工作过程中一点点丰满成型。“国家在基本医保和部分大病医保上有比较大的保障,但是随着肿瘤发病率的提高患者自费的药品对家庭的负担很大,我们2012年的时候就开始筹划一个面向患者援助的专项基金,取了‘生命绿洲’这个名字。”
漫画/老狼 创意/丽小娜
2014年夏天,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赛让无数人开始关注“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人”。那年平安夜,李晓颖的一位“渐冻人”亲友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生命太脆弱了,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帮助到一些人,做一些健康的倡导和呼吁,让自己更有价值。”李晓颖说。
生命绿洲
“生命绿洲”的官网上,将项目宗旨描述为“为传播防病、治病知识,为经济困难患者就诊、就医,积极争取道义、资金和物质上的支持。”
项目列表下,罗列了包含类风湿关节炎、乙肝、丙肝、肺癌、乳腺癌、强直性脊椎炎等多个提供药品资助的项目。
3年多来,李晓颖接受了太多质疑,人们会质疑“生命绿洲”的初衷,质疑药品是否合法,发放标准是否合规,没人相信真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和先前做医患教育时一样,如今的李晓颖和团队每天依然在做着“苦口婆心”的教育工作,耐心的向提出质疑的人们讲解,解释他们会对每个援助项目进行专家评估,如何设定援助标准,进行长期的随访,进行项目医生的培训,并且进行严格的药品把控管理。
“拿骨质疏松来举例吧, 1/3的亚洲女性会遇到骨质疏松的问题。”李晓颖笑着说,骨密度已经达到巅峰值的她已经到了需要关注骨松的年纪,“当骨密度≤负2.5,且伴随一次骨折,或者骨密度<负3.5,这都算严重骨质疏松,如果医生认为患者需要使用成骨药物,且患者经济负担较大时,就会向患者介绍我们的援助项目,我们会对患者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确认达到援助标准后,会让患者到指定的DTP药房领取药品。”
“生命绿洲”团队成员以80后、90后居多,每天摆在大家面前的都是厚厚一摞希望获得援助的患者资料,他们中有的是“才28岁就已经肺癌晚期,还没来得及结婚生子的姑娘”,有的是“刚刚30岁就已经成为骨松性骨折患者(这种病常见于七八十岁的老年人)”……
几乎每天,你都会听到对于生命易逝的感慨,但正如李晓颖所说,他们做的是“人命关天”的事,自然也要承受异于常人的工作压力,“我们做的都是处方药,必须要医生才能开,每天都要跟肿瘤内科、外科、骨科的医生打交道,每天都要面对这么多患者的生老病死,每个人都必须要有很强的心理承受力才行。”
敬畏生命
钟南山曾说,医生最痛心的,不是患者无法医治,而是他们看到高昂的治疗费用后,自己选择放弃治疗。
今年已经80岁高龄的钟南山依然坚持每周一天的查房,半天亲自出门诊,他坚持要在一线接触病人,尽己所能帮助到每一位患者。今年9月,他以生命绿洲患者援助公益基金管委会主任的身份,为基金拍摄了宣传海报和视频,希望能帮助更多的患者获得援助。
“他是一位很正能量的精神领袖”,李晓颖说,基金成立3年来,态度变化最大的是医生群体。他们既是医生,又是公益项目中的医务志愿者,需要向患者介绍援助项目,跟患者做非常细致的沟通,并且需要为可以提供援助的患者签字。“有医生对我说,做这些事让他们觉得很光荣,因为感觉被需要。”
李晓颖
截至目前,“生命绿洲”已经成功帮助2.9万名患者,成功领取价值10亿人民币的慈善赠药,最长的一位肺癌患者已经通过基金会领取了30个周期的药品,累计金额达75万人民币,“临床试验中最高纪录是44个周期,我们非常希望他能破这个纪录,帮他延续更多的生命。”
三年前,李晓颖的父母做出了遗体捐赠的决定,一直崇尚要“敬畏生命”的李晓颖签了同意书,“我爸妈一直都非常乐于助人,他们对生死看得很开,希望对别人能帮一点就帮一点。”
“他们是我最好的榜样!”李晓颖说。
以下为关于如何向“生命绿洲”申请援助的几个小问题:
Q1:领取药品对家庭收入有要求么?
李晓颖:根据患者家庭收入的不同,我们主要分为两类人群。
一类是低保患者,对于低保家庭,有国家颁发的低保证,且连续领取了一年的低保金,经过医生评估,符合相关入组条件,生命绿洲将给予全部疗程的赠药,直至患者不适合用药为止;另外一类是低收入患者,对于这部分患者的经济条件的评估,我们采取的标准是WHO提出的“灾难性医疗支出”的标准,即一个家庭的医疗支出占家庭可支付能力的比重等于或超过40%。这意味着一个即便有较稳定的收入、有相当积蓄的家庭,也将因大病而陷入困境。
Q2:目前“生命绿洲”可以提供药品援助的疾病种类有哪些?
李晓颖:生命绿洲在7大疾病领域开展了23个援助项目,其中包含肺癌、前列腺癌、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友病、白血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疾病、严重骨质疏松、乙肝、丙肝、糖尿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
Q3:如何确保向患者提供安全的药品援助?
李晓颖:首先,生命绿洲援助的药品都是已经在国内上市的药品,不是临床研究实验的药品;其次,这些援助药品都来自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捐赠,跟医院出售的药品一样,都有严格的药检证明和确保在有效期内;第三,流通环节,严格筛选的清关公司、符合GSP资质的物流及药店、医废处理等企业进行执行,确保温控、存储及空药瓶/药盒回收、销毁等严格流程,冷链产品还会发放患者冰包存储;第四,实施不良事件的上报机制,一旦发现患者有不良反应出现,都会及时的上报处理。所有这些,都可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点击了解更多 2016第一财经菁英计划】
多发性骨髓瘤目前仍不可治愈,患者面临复发的巨大难题。临床上患者复发的次数越多,治疗难度也随之增加,患者无进展生存和复发后的生存时间越短。
12月1日下午,第三十一届“蓝天下的至爱”慈善活动开幕式暨第十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颁奖典礼,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举行。
武当山特区高度重视,特区相关部门对此事前期已依法立案,正在开展全面调查,调查和处置结果将及时向社会通报。
肿瘤在我国医疗赔付中占比非常高,其治疗花费近乎占据医疗费用总支出的一半。治疗支出中,基本医保占比约55%左右,还有45%左右为个人自费。
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鼓励面向老年人、慢病患者等群体提供保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