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东方资产:今年前三季不良贷款率1.76% 仍未见顶

第一财经APP 2016-11-23 21:52:00

作者:徐燕燕    责编:吴茜

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不良贷款规模达到1.49万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76%。未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仍面临双升的压力。

11月23日,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发布《2016年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不良贷款规模达到1.49万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76%。

《报告》还指出,不良率尚未见顶,未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仍面临双升的压力。

相比较2016年第一季度1.39万亿元的不良贷款规模和1.75%的不良率,可以看出,不良已有企稳迹象。但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可能会引起不良率进一步上升。中国经济产能过剩,经济结构从“需求侧”向“供给侧”转型,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性深入或导致银行不良率进一步上升。

另外,关注类贷款持续上升。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这一比例达到4.1%,较2014年底大幅增长99BP,高于不良贷款率增速,这意味着不良率尚未见顶,未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仍面临上行压力。

《报告》还按照银行的机构性质,将银行分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五大类,并对五类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和外资银行的余额占总的不良贷款余额的比重分别为51.26%、21.22%、9.96%、16.49%和1.05%。

从不良资产余额的绝对数看,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规模占比较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规模与总的商业银行规模走势趋于一致,呈持续攀升态势。其中,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不良贷款持续超千亿。

从不良率走势纵向看,不良率最高的是农村商业银行,最低的是外资银行。

《报告》提示,一方面要注意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风险;另一方面,外资银行不良率持续低于国内银行不良率,这虽然与我国国情、体制机制有一定关系,但也提醒我国银行业要积极学习国外领先银行的经营方式方法,提升风控水平,控制不良风险。

从区域来看,在不良贷款规模和不良率普遍上升的同时,不良贷款从沿海向内陆渗透和蔓延,内陆城市的不良贷款规模和不良率的增幅都比较快。不良贷款重灾区依然是江浙等东南沿海一带,不良资产余额绝对数排名前三为浙江、广东、江苏,分别是1600.7亿元、1151.5亿元、1104.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除浙江外,广东、江苏、山东的不良贷款规模在2015年首次突破千亿元。

从行业来看,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个人贷款排名前三,此三类行业的不良贷款规模均超千亿,属于不良贷款规模集中的行业。

针对银行不良贷款持续攀升的严峻形势,有关部门近期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主要涉及地方资产公司、债转股以及去产能等方面。

《报告》对不良资产处置的政策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应对本轮不良资产周期、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应该依然由国家主导,进行制度安排和给予政策保障。资产管理公司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但大规模的不良资产处置仅依靠资产管理公司的消化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可以尝试国家、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三方共同参与的方式。

国家可尝试成立大型长期金融不良资产专项基金,由资产管理公司和银行共同担任GP,资产管理公司负责具体管理和处置不良资产,国家、银行、资产管理公司按一定比例认购LP份额,亦可募集市场资金认购LP份额,开展市场化的不良资产处置运作。资金缺口部分,可以政策性安排央行再贷款,或者用基金担保发债的方式解决。此模式的优点在于用结构化安排的方法实现了各方利益的捆绑,化解银行与市场投资之间剥离价格的争议,同时也解决了长期资金的占用问题。而且这种方式还可以实现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表外运作不良资产的目的。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