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周二几经反复后,终于去拜访了《纽约时报》。
在《纽约时报》记者看来,尽管赢得了世界上最有权势的职位,特朗普仍然强烈渴望着赢得他人的敬爱,而且过于迫切地需要告诉所有人:这些是他应得的。
《纽约时报》的专栏作者弗兰克•布鲁尼写道,在和时报20多个代表进行的会谈中,前八分钟,特朗普聊的都是两个星期前他的胜利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特朗普描述那是一次“伟大的胜利”,然后主动回忆起所有那些鼓舞特朗普阵营士气的亮点:支持者集会的规模;因为人数超额而另外准备的大屏幕与扩音器;他的集会是多么热情洋溢,与可怜的希拉里•克林顿之间形成多么鲜明的反差。
他主动说起,直到他出现后,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才在密歇根和宾夕法尼亚两州结束了“38年还是多少年来着”的挫败史,弗兰克•布鲁尼写道,这个“多少年”显然包括了实际的数字:28。
特朗普说自己得到了接近15%的非裔美国人的选票,尽管出口民调表明只有8%,他断言,这个人群的低投票率实际上是对他的巨大赞许,表明“他们喜欢我的话”,所以没有白费力气去投票支持希拉里。
特郎普还主动提到了普选这个话题――只为让时报记者知道,如果要紧的是普选,那他就会赢下普选,他的战略会做出相应调整。
“普选本来就容易得多。”他表示自己在选举团投票中赢得的胜利,才是真正了不起的。
来到《纽约时报》的特朗普称,没什么热情去调查希拉里的电子邮件或克林顿基金会,在全球变暖问题上愿意听取科学家的意见,对水刑表示怀疑,并且毫不犹豫地否定白人民族主义者。他根本没有提到边境墙这回事。
布鲁尼怀疑是不是只要能确保获得掌声,特朗普会往任何方向、任何一个选区倾斜?是不是说,要想让特朗普有最佳的表现,我们要在他通情达理的时候表达无比热情的赞誉,这样一来,他会为了让这种赞誉声不消失而继续走在正轨上?
在会议开始之前七个小时,因为和《纽约时报》见面的条件问题,他还发表了若干推文,再次将时报称为一个“每况愈下”的新闻机构,当着时报记者的面,他却说,《纽约时报》不仅是“最最伟大的美国瑰宝”,而且是“世界的瑰宝”。
尽管早已名利双收,不仅是电视明星,还是亿万富豪,又刚刚赢得了美国总统的宝座。布鲁尼通过和特朗普的见面,还是感到特朗普是多么期望得到认可,多么渴望被爱。这位70岁的候任总统天性就像粘土一样没有定型、易受影响,这一点已经到了惊人的地步。
布鲁尼认为,特朗普仍然只有宏伟的意图,而不是具体的方案。在会议快要结束时,他甚至预言自己或许可以完成他的前任们不能完成的事业:在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间建立持久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