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欲裁员10%!”29日,一则消息将原本就处在舆论漩涡边缘的乐视再度拉回漩涡中心。资金链危局依然未解?“多米诺骨牌”效应来袭?一系列疑问伴随裁员传闻涌来。对此,据中新经纬客户端报道,乐视方面暗示称,所谓“裁员”其实是每年正常的末位淘汰指标。
今日有媒体报道称,乐视内部知情人士透露,乐视欲裁员10%,实行N+1补偿制度,非上市公司的子板块已经开始着手处理。这意味着,乐视集团此次裁员规模大约为800人左右。报道称,乐视控股公关部人士对此传言并未否认。
记者就裁员传闻向乐视方面求证,乐视控股公关部负责人并未予以正面回应,而是转发了乐视董事长贾跃亭11月6日在接受某商业网站专访时说的一番话:“每年我们末位淘汰定的指标都是8-10%左右,但其实根本没有做到,我们希望今年最起码要努力,年底了,正好进入了全面的价值评估、绩效评估,今年一定要坚决地来做这件事。”
有意思的是,就在同一天,易到用车因拖延支付合作收益款,被山西某公司告上法院,要求判令其支付2016年6月至9月的租赁费41045.87元,并退还保证金2万元。而易到用车的控股股东正是乐视——2015年10月20日,乐视汽车获得易到用车70%股份。分析认为,这一消息无疑又给乐视资金链问题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外界看来,贾跃亭发表的“乐视的海水与火焰”公开信,似乎是本轮“冰与火”的开端。当时贾跃亭承认公司发展节奏过快,存在资金压力。近一个月来,乐视一边感受着“寒冷”:乐视控股撤换亚太区总裁,香港公司被传两个月前已开始裁员;乐视网市值4天蒸发128亿,预计乐视影业年内无法注入。一边接受着“炙烤”:乐视生态在微博上和小米“贴身肉搏”;“中国好同学”给LeEco和乐视汽车带来6亿美元投资。
对于乐视现象,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此前曾表示,乐视这种“画大饼”的方式隐藏了诸多风险,“大干快上、铺摊子式”的发展很可能导致资金链的断裂。他建议,乐视应夯实公司的技术、内部管理、上下游关系,避免成为“烂尾”的可能。
{{item.suffixTags}} | {{ item.stockName }} {{ item.code }} | {{ item.close }} | {{ item.upDownPer }} | {{ item.upDown }} |
雀巢等多家公司宣布下调2025年营收增长预期。有美国媒体表示,特朗普政府滥施关税、引发贸易战的影响正在企业界进一步蔓延。
“端游时代的老一线开始落寞了。”
在没有暑期旅行计划的受访者中,近三分之二(65%)表示钱是主要原因。关税政策和担心美国经济可能衰退,导致更多美国人采取观望态度。
法官认为,特朗普政府无权单方面收回各州已经建立卫生项目的资金,这将给当地卫生机构造成直接的混乱和不可挽回的伤害。
在裁员的同时,特朗普政府还大幅缩减了对NIH等机构的科研经费资助。预算的缩减也导致大量的科研项目被取消,研究人员面临失业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