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看王健林2016年如何约束性转型

第一财经 2017-01-16 12:22:00

作者:林劲    责编:黄宾

在中国经济增速下行的背景下,实体经济各自面临严峻考验,如何应对?在严冬如何自强图存?积极转型无疑是一条出路。

一年一度的万达集团年会,本来只是个公司内部的业务会议,近年来却越来越受关注,大众关心的是王健林又爆出了什么新语录,地产界、商业界则通过年会研究万达集团在经济下行中如何转型。

在中国产业大转型的潮流中,房地产行业可能是转型心思最为迫切的行业之一。近年来,几乎所有的规模以上房地产企业都把“转型”作为关键词之一,他们也各有不同的尝试。而其中动作最大的,也是目前为止最成功的案例,当数万达集团。

可能有许多人还停留在以前的印象,觉得万达是一家房地产企业,但万达其实早已不是吴下旧阿蒙:它不再是房地产企业,而成为了综合性现代服务业集团,过半收入和净利润来自服务业而非房地产。以文化产业板块为例,万达文化集团已形成影视、体育、旅游、儿童娱乐四个产业板块,四个板块中,除旅游是中国第一,其他三个行业论收入规模都已是世界第一。

2016年为了转型王健林都干了些什么?思路是怎样的?通过王健林的年会演讲,我们可以略知一二。

例如转型思路。怎样转型才可能成功?总结万达的经验,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约束性转型。

我国现在的政府经济规划中,区分了“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所谓预期性指标就是国家期望的发展目标,所谓约束性指标则是必须实现、必须完成的指标,有量化规定。

哪个有可能实现,一望而知。

万达集团制定每年的年度规划,给房地产规定了清晰的约束性指标:逐年下降。王健林在2016年初的万达年度工作会议上要求,下调地产销售目标至1000亿元,相比上年逾1600亿元的销售额,下调幅度近40%。

一个世纪以来,全球大型房地产企业还没有一家转型成功。万达似乎正在改写历史。

当然万达不是退出房地产,只是不再把房地产作为主导产业,不再作为万达收入和利润增长的主要来源。这是基于产业研究和预判:房地产是周期性行业,而且全世界房地产的发展规律是,只要城市化率达到75%、自有住房率超过80%,房地产行业就会萎缩。万达公开表示,房地产还会一直做下去,只是把收入规模稳定在千亿元左右,不再扩大规模,增长主要靠其他产业。

2016年是万达转型的关键年份,在新产业、高科技、国际化等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步。在地产火热的2016年,万达大胆调减600亿元地产收入目标,坚决实施企业转型,在中国独此一家。

同时,万达将“服务业收入和净利润占比超过65%”的目标提前至2018年完成,猛攻文化休闲产业。

在去年年会上,王健林说:“万达文化集团2016年收入目标666.4亿元,同比增长30%。如果实现这个目标,万达文化集团将进入世界文化企业十强,这是非常振奋人心的。”

万达文化集团2012年成立时定的目标是2016年收入达到400亿元,2020年收入达到800亿元,结果2015年其收入就超过了500亿元。现在万达文化集团的新目标是:2020年收入1500亿元、净利120亿元。

为此,2016年万达展开了一系列大手笔收购:2016年1月12日,万达宣布以不超过35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传奇影业公司;3月3日,万达集团旗下AMC并购美国另一家电影院线卡麦克;7月12日,AMC又以9.21亿英镑并购欧洲第一大院线Odeon&UCI院线。至此,万达形成了遍布全球的电影院线布局。而近期,AMC收购Carmike Cinemas Inc.的交易正在进行中,一旦交易完成,万达将成为美国最大影院连锁的所有权人。此外,王健林还多次表示,有意将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中的一家收归旗下,这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中国经济增速下行的背景下,实体经济各自面临严峻考验,如何应对?在严冬如何自强图存?积极转型无疑是一条出路,在此万达走在了前面,给予企业界多重启示。

(作者系行业观察人士)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