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部:国家适度统筹不是对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松绑
【划重点】:对跨省域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否解禁的问题,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曹卫星24日回应:
· 探索资源匮乏省份补充耕地国家统筹,是实事求是解决资源匮乏省份保障发展需求,落实补充耕地实际困难的应对之策,不是对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松绑,也不是放松管理要求。
· “十三五”期间全国整体可以做到占补平衡,绝大多数省份可以在省域内做到占补平衡。但个别后备资源严重匮乏省份,完全在省域内落实占补平衡确实存在困难。根据耕地后备资源状况,需要实施补充耕地国家适度统筹。
· 国土部将分地区、分类型制定国家统筹补充耕地费用标准。通过收缴国家统筹补充耕地费用,在承担补充耕地任务的省份集中投入资金,统筹用于补充耕地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指南君】:据统计,1999-2005年期间,全国建设占用耕地5928万亩,同时补充了耕地6929万亩,有效地弥补了各类建设占用耕地造成的损失。
与此同时,占补平衡政策对节约集约用地有倒逼的效果,全国年均建设占用耕地的规模从1985-1996年的750万亩左右下降到1999-2015年间的350万亩左右。
(对于耕地占补新政更深入的解读,可点击相关查看上期“国是指南”。)
►财政赤字超标6000亿? 财政部回应:不能简单相减
【划重点】:有媒体报道将2016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减去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得出“去年财政赤字超出目标6000多亿”的结论。对此,财政部进行了回应。
· 财政赤字不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支出简单相减的结果,还要考虑使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多项因素。
· 主要是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国务院关于盘活存量资金的要求和预算管理制度规定,加大结转结余资金使用力度的结果,没有增加地方政府债务,赤字与预算持平。
· 2016年财政收支详细数据还在进一步汇总审核,将按程序报全国人大审议批准。
【指南君】:如何理解财政赤字适度扩大?官方的解释是这是我国目前在少收多支背景的应对举措之一。在经济经济增速放缓、税收收入压力增大,国务院提出2016年减税降费5000多亿的背景下,财政赤字率的提高为减税降费提供了可行的空间。而公共服务支出增大也使得赤字提高非常必要,供给侧改革要去产能,而化解产能过剩,清理僵尸企业,都需要大笔的财政支持。
有专家认为,财政赤字的扩大表明国家从依靠投放货币,过度依赖货币政策对经济刺激转向在财政政策上发力,从供应侧结构调整上进行改革。
►工信部发文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 推动互联网金融应用
【划重点】:工信部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指导意见》。
· 明确八大重点任务,包括以信息技术提升研发设计水平,以信息技术改造生产制造方式,以信息技术提升经营管理能力,以信息技术优化市场营销,探索互联网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引导大型信息化服务商服务中小企业,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强案例研究和应用宣传等。
· 推动互联网金融应用,发挥网络借贷和股权众筹高效便捷、对象广泛的优势,满足小微企业小额、快速融资需求。
· 鼓励中小企业利用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等发展电子商务,依托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资源提升精准营销效果,开拓国内外市场。
【指南君】:破解融资难,除了借助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实实在在的扶持“红包”也不可或缺,譬如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引导中小企业加大信息化投入。又比如鼓励金融机构、担保机构等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融资担保。
而这些,也是这份意见的目标所在。
周一至周五 • 清晨7:30
第一财经 • 国是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