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目前全国多样化的地方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模式,国务院计划将作系统研究、分析,并出台相关的指导性意见,以保障市场监管综合改革效应的最大化和改革成本的最小化,符合市场统一性、执法统一性的要求。
2月16日,第一财经记者从全国工商总局《“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述情况。
加强综合执法,是市场监管的方向之一,其重要目的在于整合执法主体,克服相互分割、多头执法、标准不一等痼疾,发挥各种监管资源的综合效益,建立综合监管体系,构建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
各地围绕综合执法做了多种尝试和改革。
全国工商总局综合司司长袁喜禄谈到:“根据工商部门所做的初步统计,在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副省级城市、四分之一的地级市、三分之二的县都已经推进了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
“其中,工商、质检、食药监‘三合一’的模式是在全国范围较为普遍的模式。同时,也有‘四合一’等其他形式的尝试。” 袁喜禄表示:“这些改革和尝试,的确解决了部门之间多头执法、权责不清的问题,优化了执法资源,特别重要的是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和成本。”
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过去有戏言“一个煎饼果子都好几个部门管。”2014年,滨海新区就实施了街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推行“一支队伍管执法”。全市街乡镇全部成立了综合执法机构和队伍,统一行使城市管理、民政、环保、房屋安全、消防安全、教育、卫生、文化等与社会管理相关且简便易行的共41类295项行政处罚权。
尽管如此,伴随改革的深入,一些问题随之暴露。
由于各地多样化的探索,没有顶层的统一谋划和部署,所以各地改革模式不同,相应也带来了执法的要求、标准、依据、程序也不一致,给基层执法人员和市场监管对象带来困扰。
袁喜禄介绍,在这方面,《“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做了几个改革事项的安排:
第一、要求加强宏观指导,研究制定深化地方市场监管领域综合执法改革的政策思路,指导各地规范有序开展综合执法改革。其次,提出时限的要求,要求“尽快完成市、县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最后,强调加强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明确全国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方向,为此,国务院将出台统一的指导性意见,总结目前综合改革执法中的成效、经验与问题。
记者了解到,这一指导性意见或由中编办牵头制定,相关部门提供建议。
被罚公司中的一家为上海医药(601607.SH,2607.HK)下属企业,上海医药方面涉及罚没款合计人民币1.66亿元。
市场监管总局局长罗文表示,今年将集中整治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问题。
有机构建议,监管部门加快发展衍生品,放宽参与者范围,满足机构合理对冲需求。此外,建议监管部门、公安机关应从重打击资本市场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小作文”,不给“小作文”留藏身之地。
交通运输部将强化对交通运输重大项目的用地、用海、用能等资源要素保障,特别是打破数据壁垒,统筹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共享公用,加快区域间、部门间数据的共享交换,同时提高资金的保障能力。
统一平台建成后,将充分发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在经营主体信用信息归集公示方面的优势,为经营主体提供违法失信信息查询、信用修复申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