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目前全国多样化的地方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模式,国务院计划将作系统研究、分析,并出台相关的指导性意见,以保障市场监管综合改革效应的最大化和改革成本的最小化,符合市场统一性、执法统一性的要求。
2月16日,第一财经记者从全国工商总局《“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述情况。
加强综合执法,是市场监管的方向之一,其重要目的在于整合执法主体,克服相互分割、多头执法、标准不一等痼疾,发挥各种监管资源的综合效益,建立综合监管体系,构建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
各地围绕综合执法做了多种尝试和改革。
全国工商总局综合司司长袁喜禄谈到:“根据工商部门所做的初步统计,在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副省级城市、四分之一的地级市、三分之二的县都已经推进了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
“其中,工商、质检、食药监‘三合一’的模式是在全国范围较为普遍的模式。同时,也有‘四合一’等其他形式的尝试。” 袁喜禄表示:“这些改革和尝试,的确解决了部门之间多头执法、权责不清的问题,优化了执法资源,特别重要的是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和成本。”
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过去有戏言“一个煎饼果子都好几个部门管。”2014年,滨海新区就实施了街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推行“一支队伍管执法”。全市街乡镇全部成立了综合执法机构和队伍,统一行使城市管理、民政、环保、房屋安全、消防安全、教育、卫生、文化等与社会管理相关且简便易行的共41类295项行政处罚权。
尽管如此,伴随改革的深入,一些问题随之暴露。
由于各地多样化的探索,没有顶层的统一谋划和部署,所以各地改革模式不同,相应也带来了执法的要求、标准、依据、程序也不一致,给基层执法人员和市场监管对象带来困扰。
袁喜禄介绍,在这方面,《“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做了几个改革事项的安排:
第一、要求加强宏观指导,研究制定深化地方市场监管领域综合执法改革的政策思路,指导各地规范有序开展综合执法改革。其次,提出时限的要求,要求“尽快完成市、县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最后,强调加强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明确全国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方向,为此,国务院将出台统一的指导性意见,总结目前综合改革执法中的成效、经验与问题。
记者了解到,这一指导性意见或由中编办牵头制定,相关部门提供建议。
《指导意见》提出了国家碳计量中心8项重点任务。
《指南》明确了平台收费应遵循的原则,倡导降低平台内经营者负担,强化平台合规自律,规范平台收费行为。
加强市场监管的法治化建设永远在路上。
这些忽视品牌卷价格、牺牲质量卷成本,罔顾规则卷下限的恶性竞争行为,导致产品质量整体下滑,直接影响百姓消费权益,破坏行业长远健康发展生态。
①海南省市场监管局查处海南环城电线电缆有限公司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力电缆产品案;②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市场监管局查处绍兴宏冠新能源有限公司销售质量不合格的“液蜡醇醚复合柴油机燃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