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由中国银行业协会牵头组建的上市银行年报研究小组撰写的《中国上市银行年报研究2016》发布。报告显示,随着我国经济迈入下行周期,在风险攀升、息差收窄、监管趋严等因素影响下,上市银行业绩呈现资产负债规模稳步增长、营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速、净利润增速大幅下降、不良贷款率上升较快等趋势。
报告对2017年上市银行经营作出八大预测:规模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平稳增长;净利润仍然保持小幅增长,增速与上年基本持平或略高;利息收入占比较大,非息收入保持持续增长,收入结构呈现差异化;成本收入比呈现两极分化,“降成本”初显成效;“金融科技”稳步向银行业务更多渗透;不良贷款增长趋缓,但难现拐点;资本补充压力较大,“上市潮”出现;零售银行业务发展有望迈入新阶段。
南京银行营收领跑
在营业收入方面,16家上市银行2015年营业收入合计3.6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07亿元,其中城商行营业收入同比平均增速最快,达29.78%;增速最慢的为大型银行,仅为5.62%。各家银行的营业收入均呈现增长趋势,但只有3家银行的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分别为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2016年营业收入增速最为强劲,增幅达42.77%。
在盈利来看,16家上市银行2015年净利润总和达1.28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0.39亿元,同比增速为1.90%,较上年同期的7.75%增速下滑显著。其中,城商行增速最快,达16.46%,增速最慢的为大型银行,仅为0.79%,股份制银行平均增速4.72%。从各家银行来看,净利润增长最快的是南京银行,增幅达24.92%,最慢的为建设银行,增幅仅0.28%。
对于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下滑的原因,报告分析认为,受到宏观经济下滑和结构调整影响,实体经济不景气,信贷需求动力不足,去杠杆、去产能过程中,银行不良贷款攀升,银行纷纷加大拨备计提力度,侵蚀了同期利润;利率市场化改革叠加利率下行周期,导致银行净息差持续大幅收窄,利息收入下降。
在上述因素作用下,一个新的显著现象是,利息收入下降的同时,非利息收入占比大幅提升。2015年,16家上市银行中,除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兴业银行外,其他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均有提升。从非利息占比来看,8家股份制银行平均占比为28.25%,高出大型银行平均占比2.94个百分点。投行、资产托管、委托收付、理财等代理类业务等非利息收入的主要增长点。
在净利差方面,16家上市银行除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南京银行、兴业银行外,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平均降幅达6个基点。在净息差方面,除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南京银行外,13家上市银行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平均降幅达8个基点。其中,大型银行的净利差、净息差下降相对较多,降幅为31个基点,民生银行降幅最大达33基点。值得注意的是,在央行5次降息和利率市场化不断升华的背景下,上市银行的息差普遍收窄,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逆势上涨,增幅分别为11个和20个基点。
从业务发展维度看,报告提出,为克服贷款有效需求不足、存款波动性加大、传统中间业务收入增速放缓等不利影响,各家上市银行都加强了业务创新力度。下一阶段,上市银行需密切关注时局变化,保持定力,稳中求变,实现新旧业务发展思路的迅速更迭、新旧业务关注领域的无缝链接、新旧业务服务模式的有机融合、新旧业务拓展手段的有效配合以及新旧业务风控模式的升级换代等,通过创新尽快实现业务水准与新形势要求的匹配。
从战略管理维度看,报告根据近三年的上市银行年报及相关资料,整理了各家银行采取的主要战略,主要是五大类即零售金融战略、互联网金融战略、小微金融战略、同业金融战略、组织和管理转型战略。报告分析了这几大战略实施的痛点和障碍,找到银行业战略缺乏落地执行的根本原因。
在此基础上,报告提出了商业银行战略管理未来重塑的方向,如改变过去重视业务战略和轻视客户定位、管理转型战略,建立差异化战略、客户聚焦战略和低成本战略的“三位一体”大战略体系。
资产结构变化显著
截止到2015年末,16家上市银行资产总额达118.84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在增长12.36%。其中,大型银行总资产达82.32万亿元,同比增长9.98%;股份制银行总资产达3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7.31%;城商行总资产3.36万亿元,同比增幅26.75%。从各行来看,资产规模同比增速最快的是南京银行,增幅达40.46%。
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端表内贷款增速回落,惜贷、慎贷并存、买入返售投资下降,应收款项类投资扩大、标准化债券投资大幅增加、同业拆借、现金和存放央行资产下降等趋势显著。
从资产构成来看,报告显示,银行业资产结构性变化显著。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贷款和垫款及同业往来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而证券投资和其他资产的占比出现明显的上升。同业往来资产中,股份制银行占比下降显著,较上年同期下滑2.53%,五大行呈现上升趋势。贷款和垫款的占比均为最大是农业银行,贷款及垫款规模的扩大源于银行的资产规模的持续扩张,其占比下降是由于实体经济的不景气,加之银行贷款审慎发放的原因共同造成。存放同业款项、拆出资金及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下降共同导致了同业往来资产的下降。证券投资类中,宁波银行占比最高达42.36%。
从负债情况来看,截止到2015年末,16家上市银行的负债总额达到110.万亿元,较上年同期持续上升。其中,五大行的总负债规模为75.96万亿元,同比增长9.51%;股份制银行的总负债规模为75.96万亿元,同比增长17.09%;城商行的总负债为3.15万亿元,同比上升26.65%。南京银行负债同比增速依旧领跑上市银行,增速为39.28%。
报告显示,银行负债来源多样化,存款增速下滑。从负债构成看,16家上市银行存款占比最高达68.2%,但占比均较上年同期出现下滑,应付债券占比出现上升,较上年同期增加3.16个百分点。
报告认为,负债端吸收存款大幅下降、同业负债大幅上升、应付债券力度加大。同时,资产负债配置的期限错配严重、资本管理与资产负债管理脱节、缺乏系统性资产负债管理部门、内外部资金定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突出。
对此,上市银行研究组研究员、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战略室经理杨驰表示,造成银行存款不断流失有六大原因:银行竞争激烈加剧,互联网金融兴起存款分流,大资管趋势下理财等产品分流,银行资产派生存款的能力下降,存款偏离度管理抑制冲时点冲动,存贷比考核取消。与此同时,同业存单负债规模大幅增加,多种因素交织使得银行负债成本明显上涨。
在上述背景下,杨驰分析,商业银行负债管理面临很大挑战:一是对流动性管理提出更高要求,银行借短贷长造成的期限错配问题。二是信用风险管理难度增加,银行纷纷向小微客户转型,银行风险偏好上升,对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三是银行面临定价能力考验,亟待完善更灵活的定价机制,定价策略更加复杂,可分区域分行业分客户定价,根据市场反馈、同业动态、流动性水平随时调整。
综上,报告认为,加强表内、外综合视角的资产负债优化管理策略、并表管理、推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提高外部定价能力、加强资本对资产负债组合管理的约束、构建系统的资产负债管理机构,应为银行未来发展的重点。
不良资产增势放缓
2015年,16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9942.01亿元,较上一年增长48.8%,其中五大行不良贷款余额最大为7454.68亿元,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356.35亿元,城商行不良贷款余额最少。16家上市银行2015年平均不良贷款率为1.47%,较上年末提高0.34个百分点。其中,五大航不良贷款上升最多,2015年末其平均不良贷款率1.68%;平均不良贷款率上涨较快的是股份制银行,为1.54%,城商行不良贷款率增幅较小,为0.06%。南京银行在16家上市银行中不良贷款率最为,仅为0.83%。
对此,报告认为,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偿债能力下降等因素影响下,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承受较大压力。尽管通过国际比较,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水平仍然处于世界各银行的低位。2016年资产质量也相对平稳,但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拐点尚未出现,不良贷款指标值得持续关注,特别是要高度警惕房地产去库存过程中的风险防范,并关注不良贷款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董希淼表示,2016年上市银行不良贷款增长趋势虽有所放缓,但资产质量实质性改善的拐点还未来到。当前经济稳定运行压力仍然较大,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仍然较多,“三去一降一补”持续推进,“僵尸企业”重组退出,部分企业的债务风险暴露可能还会有所增加。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压力依然很大,切不可因短期数据走稳而掉以轻心。
同时,报告对2017年上市银行经营作出八大预测:规模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平稳增长;净利润仍然保持小幅增长,增速与上年基本持平或略高;利息收入占比较大,非息收入保持持续增长,收入结构呈现差异化;成本收入比呈现两极分化,“降成本”初显成效;“金融科技”(FinTech)稳步向银行业务更多渗透;不良贷款增长趋缓,但难现拐点;资本补充压力较大,“上市潮”出现;零售银行业务发展有望迈入新阶段。
报告预计,2017年国内经济有望保持平稳健康发展,这将为上市银行化解不良贷款创造有利环境。但由于中西部部分地区以及一些传统行业不良化解仍面临较大压力,预计2017年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将小幅上升至1.80%左右的水平。
42家上市银行整体营业收入2.89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76.19亿元;整体净利润收入1.09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0.18亿元。
A股上市银行分红密集来袭。农业银行最新公告称,将于6月7日进行2023年年度A股分红派息。此外,截至目前,还有张家港行、苏州银行、紫金银行3家银行宣布将于下周进行分红。
“未核销之前,将不良贷款包出表,有助于缓解不良压力,减轻拨备核销压力,为利润争取空间。”
GDP增速回升,但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却在放缓。
“利薄”难以多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