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下称“港大深圳医院”)的产科挂号曾被黄牛炒到5000元一个,从今年2月10起,港大深圳医院用公开收集孕妇信息并公开抽签的方式决定产科出诊预约号源分配。这样的做法让患者赞叹。
公平公正只是港大深圳医院在过去五年中推行的“绿色医疗”的一个方面。
在港大深圳医院五周年到来之际,港大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未来,港大深圳医院将在办医、管医、行医、就医方面继续推行“绿色医疗”。
推动“绿色医疗”文化
过去五年,港大深圳医院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比如,医生没有编制,实行固定薪酬,医生收入和开药、检查费并不挂钩,拒收红包,完全实行预约制,采取团队诊疗,病人看病时不能指定医生,更没有所谓“专家号”的概念,推行打包收费,绿色手术,降低病人治疗成本,循症医疗,严格抗生素使用。
这些特点,被卢宠茂称为“绿色医疗”文化。
比如港大深圳医院的产科最初采取电话预约制,因为广受欢迎而被黄牛盯上,黄牛号曾被炒到5000元一位。2017年1月,在了解了产科黄牛号的情况后,医院正式启用公开收集孕妇信息并公开抽签的方式决定产科出诊预约号源分配。2017年2月6日,首次公开抽签,全程由人大代表和伦理委员会代表参与监督。从今年2月10日起,每周以公开抽签方式分配产科出诊预约号源,抽取的结果在医院网站和微信平台公布。
在港大深圳医院,拒收红包被写入医生和医院所签劳动合同中。2013年,港大深圳医院设立了病人紧急援助基金,将无法退回的病人的礼物,在医院内公开拍卖,所得资金存入基金,用于帮助有需要的病人,截止2016年底,共拍卖29次,拍卖筹款资金近10万元。
2012年7月1日,港大深圳医院率先取消门诊输液,2016年10月,广东卫计委下文要求,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逐步取消门诊输液。在抗生素使用方面,港大深圳医院各项指标远低于国家标准,以药品占医疗总收入比重来看,2017年一季度,港大深圳医院是20.83%,三级医院的国家标准是小于等于40%。
港大深圳医院还在推行“绿色手术”的理念。港大深圳医院胸外科医生庞大志做了数百例胸腔镜切除手术,80%以上完全不使用一次性高值耗材,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数据均无明显差异,费用却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庞大志说,一次性耗材促进了胸外科的发展,也带来医疗费用上涨,资源浪费,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不用一次性耗材其实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理念问题,希望这样的理念能够被国内其他医院的医生逐步接受。
卢宠茂表示,“绿色医疗”推行的突破口就是打包收费,如果能给医院一个合理的收费,省下来的耗材,可以体现医生的专业价值,这样就能改变原来的收费模式。相信医生都希望做一个光明正大合理体现价值的医生。
目前港大深圳医院已经试行10种手术打包收费,下一步将推行30种手术打包收费。即使有术后并发症,费用也包括在内。
逐步提高医生满意度
2016年,深圳市卫计委全市医院满意度调查结果,港大深圳医院病人满意度为深圳市属综合性公立医院第一名。
对于过去五年的改革,卢宠茂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外界说我们拿了很多特殊补贴,其实没有,所有的新医院在兴建阶段都会有基本医疗补贴,以及取消药品加成后对病人的补贴。港大深圳医院并没有其他特殊补贴。我们来这里不是要做一个赚钱的医院,而是要做一个能实现持续发展的医院。未来五年,“绿色医疗”将继续在港大深圳医院推进,我们将更重视廉政,建立廉政科,预防贪污。
在提升医生满意度上,卢宠茂表示,医院医生满意度需要提高,员工有一些不满意,比如面对新的文化,有一些员工和医院之间的磨合问题,在工资方面,虽然医院提升了医生的工资,但是相比体制内医生的福利,其实港大医生的总体收入并不算高。
目前,港大深圳医院有医生500多人,其中三分之一是香港医生。卢宠茂说,港大深圳医院的五年相当于在做一个研究,那就是香港医疗的管理方式能否在这里取得成功,一开始好像并不成功,但是随着不断坚持,坚持预约制,不收红包,不打点滴,不断增加医生劳动价值,现在看起来我们的研究成功了。
谈到港大深圳医院未来的发展规划,卢宠茂认为,香港的医疗之所以能维持高水平,最重要的是拥有两家全球国际一流水平的医学院,同时建立了标准的培训机制。 未来香港大学希望建立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医院,带动医疗改革,更重要的,成为国际一流的教学医院。
为落实分级诊疗,需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健全维护公益性的运营保障机制。
个人之间赠予红包无需缴纳个税,但企业派发的现金红包则需要企业代扣代缴个税。
“两个允许”,即指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
2023年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达7.23张。国家卫健委:加减并举稳定公立三级医院医疗床位规模。
近三年,上海整体总额预算平均增速在12.7%左右。所以说,上海的支付改革不是“内卷”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