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减持新规威力初显 大宗交易利益链开始瓦解

第一财经APP 2017-06-01 20:08:00

作者:尹靖霏    责编:林倩

5月26日证监会突然推出减持新政,提高减持信息披露要求,增强对重要股东减持股份的制度约束。减持新规实施后的威力初现,根据最新的减持规定,多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股份减持的进展公告说明,还有上市公司进行了减持公告的调整,压缩了未来减持的规模,更为明显的变化是大宗交易量锐减。

5月26日证监会突然推出减持新政,提高减持信息披露要求,增强对重要股东减持股份的制度约束。减持新规实施后的威力初现,根据最新的减持规定,多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股份减持的进展公告说明,还有上市公司进行了减持公告的调整,压缩了未来减持的规模,更为明显的变化是大宗交易量锐减。

一位上海的大宗交易从业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原有的大宗交易利益链在严监管态势下逐渐走向瓦解。在去杠杆去通道监管高压下,加之减持新规,“上市公司→私募+银行→公募”这一大宗交易路经俨然无法再续。

当前业内讨论的路径包括,一是可代持6个月后,再进行大宗交易;二是减持方付出更高折价,并提供承诺或签署对赌协议;三是选择“有价值”的股票,较高折价率接盘。但有大宗交易人士表示代持需要大量资金,代持风险如何评估,操作难度较大,当前业内关于大宗交易的路径探讨均停留在理论层面,还没有实际案例可以借鉴。现在唯一可做的是等,看看大家会如何做。

减持新规威力初显

减持新规实施的第二天效果就已经显现,表现之一则是上市公司的纷纷表态。

根据最新的减持规定,多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股份减持的进展公告说明。天海防务、富邦股份、北方稀土、八菱科技、坚瑞沃能、仁和药业、天广中贸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关于减持的公告说明。在近日预披露的减持计划中,相关公司股东集中竞价的减持规模均较小。申科股份股东张远海计划六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0.02%、黄宝法拟减持不超0.03%、何铁财拟减持不超0.02%、钱忠拟减持不超0.03%,四人都为公司的监事或高管。

更值得关注的是星河生物在减持新规实施前后的公告调整。

星河生物刚于5月26日晚间预披露股东减持计划,实际控制人叶运寿计划于6月5日至12月5日期间以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的方式减持不超过327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35%。在减持新规发布后,5月31日晚间星河生物发布调整原有的减持计划称,实控人叶运寿计划在6月6日后半年内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等一种或多种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17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54%。

除了上市公司的表态,减持新规对实际的减持交易尤其是大宗交易起到了遏制作用。

在减持新规实施的第二个工作日,大宗交易数量锐减。第一财经记者统计,5月31日共有27家上市公司发生了29起大宗交易。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5月24日55家上市公司进行了98起大宗交易;5月25日有53家上市公司进行了71起大宗交易;5月26日有57家上市公司进行了75起大宗交易。

大宗交易利益链条瓦解

股票的大宗交易自2002年被推出后,直至2008年才火爆起来。2008年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规定,减持限售股规模超1%必须通过大宗交易通道。尽管该文件在2014年后不再执行,但经2015~2016年的3轮震荡行情,证监会又于2016年1月发布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要求股东在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减持的总数不得超过总股本1%,但未对大宗交易减持做出限定。大宗交易成为大股东主要的减持通道。

此次减持新规规定,大股东减持或者特定股东减持,采取大宗交易方式的,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同时,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受让的股份。

上述大宗交易从业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大宗交易要求的是流动性,其商业模式靠的不是未来股票的价值增值,而是看明天能否赚一把,靠的是资金快速周转。但在减持新规下,私募接盘大股东的股票需半年后才能减持,这意味着资金的沉淀,一两个项目还能承受,但项目多了,私募没有那么多的资金可以提供。”

更为重要的是,原有的大宗交易利益链在严监管态势下逐渐走向瓦解。在去杠杆去通道监管高压下,加之减持新规,“上市公司—私募+银行—公募”这一路经俨然无法再续。

有私募机构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事大宗交易的接盘方一般为私募机构。私募机构用于接盘的资金有自有资金和银行理财资金。实力更为雄厚的私募则全部使用自有资金。一般没有几亿元到十几亿元是很难涉足这一业务的。但当前去杠杆、去通道监管甚为严格,银行对于资金的审批更为严格,原来敢做的业务现在都已经收缩了。”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过去上市公司财务投资者将股票通过大宗交易平台批量转给私募机构,私募机构多追求短平快效应,再通过二级市场分散的转卖给多家公募机构。“但从私募倒腾至公募总要有个手续,但在减持新规下,监管层对于接盘方是谁、多久卖出去均有监管,信息更为透明。如今风声正紧,大家宁愿不赚这个钱也不愿出事。”上述大宗交易从业员表示。

在利益链条分崩的同时,市场正在探索新的路径。

当前业内讨论的路径包括,一是可代持6个月后,再进行大宗交易;二是减持方付出更高折价,并提供承诺或签署对赌协议;三是选择“有价值”的股票,较高折价率接盘。

但也有大宗交易人士对这些提议表示担忧:“代持意味着私募机构要有足够多的资金才行,不然难以开展业务。同时代持风险如何评估、股价下跌如何应对,这均对针对大股东的大宗交易增加了操作风险和难度。”另一大宗交易人士则表示:“选择优质公司进行大宗交易业务,何为优质公司,标准是什么?”

“当前业内关于大宗交易的路径探讨均停留在理论层面,还没有实际案例可以借鉴。我们现在唯一可做的是等,看看大家会如何做。”在北京的一家从事大宗交易的私募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