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低调牌坊被毁了。”
6月20日,在腾讯承办的粤港澳大湾区论坛上,顺丰控股董事长王卫开玩笑道。而落座在旁的马化腾笑言,这次半推半就出场后,王卫应该多面对公众。
为了参加这个活动,王卫昨天晚上没有睡。包括他在内,来自粤港澳三地的企业家、学者、智库以及经济学家一起,共同探讨大湾区未来发展的可能和方向。
在今年两会期间,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提出了打造粤港澳科技湾区的建议,将处于湾区的粤港澳三地按照旧金山、纽约、东京三大世界级科技湾区打造,增强三地联动并发挥各地优势。
“深圳在珠三角,这方面联动其实蛮强的,因为很多智能制造、研发在深圳,制造在东莞或者在深圳周边都已经非常成熟。腾讯刚好在深圳,所以你可以看到我们不管是从高管也好,我们的很多人才,其实也是吸收了很多国外的人才,但是他可能会在香港、深圳两边跑,我希望这些方面能够更加开放。”在早前接受包括第一财经在内媒体采访时,马化腾说道。
对于如何更好加强区域企业联动,发挥联动效应。王卫认为三地的企业家应首先摒弃固步自封的想法,抱着更开放融合的心态。
他以腾讯和顺丰十年前后差别举例,认为企业家的一念之差往往决定企业未来发展。
王卫说,十年前自己就留意马化腾和腾讯。当时,觉得腾讯就是个QQ,其他没有什么。但十年下来,他经常思考,顺丰和腾讯的差别为什么这么大。
“我以往觉得把自己的产品做好就好,但是腾讯想的是打造生态,这就好比一到周末我就自己去骑车,而马化腾则是跟20个人一起爬山,十年下来就是两千亿和两万亿的差别。”
借鉴于此,打造大湾区为企业家创造了平台和机会,王卫认为企业之间可以建立一个X部门,与其他企业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进行合作。
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李泽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粤港澳虽是人为,但对比世界三大湾区,在人才和产品落地速度具有一定优势。“香港的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珠三角制造量,跟内地巨大的市场需求。从创意到样品或者到产品的速度,可能比硅谷要快十倍,比另外两个就具有更大的优势。”
这种优势对于“软件+硬件+智能终端”的发展模式打造具有推动作用。创新创业项目的落地离不开高校人才输送,李泽湘连同红杉资本沈南鹏在香港创办了HongKongX,探索高校创业项目的市场落地,而马化腾也为该项目担任顾问。截止目前为止,超过20个从HongKongX中孵化的项目进入最后考察投资期。
央企中交倾力打造广州城市新地标 助力湾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逐步形成,可有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
一季度,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2.06万亿元,增长4.7%。占广东整体进出口总值提升至96.2%。
随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步入第二阶段,下一步横琴该如何找准自身的先导优势,围绕“澳门+横琴”新定位加快布局,在探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程中拔得头筹,将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在价格竞争仍然存在、单票收入承压的背景下,降本增效成为快递公司另一大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