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传统行业上市公司转型已不再稀奇,不过,通过第三方交易,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实现业务转型、火速升级的却不多见。近日,上市公司友利控股宣布正式更名为哈工智能,从一家纺织股,快速跻身智能制造板块,它是怎么做到的?手握一副好牌,未来它将怎么打?更名换姓后的友利控股,真的将脱胎换骨吗?
友利控股的转型之路可谓高效。去年10月,公司停牌。今年1月,友利控股原控股股东江苏双良将所持股份,转让给无锡哲方和无锡联创,转让完成后,后者成为上市公司新的控股股东。2个月后,公司再发公告,拟作价9亿元,现金收购工业机器人制造服务商天津福臻全部股权。这意味着,公司战略性进入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实现多元化战略布局。
友利控股原主营氨纶纤维的制造、研发和销售,产品主要用于服装。由于近年来下游需求不振,公司2016年净利润亏损超4亿元。因此友利控股通过三方收购促进转型,可谓迫切。
天津福臻成立于1998年,是国内较早从事自主开发、制造汽车整车自动化焊接生产线的厂家之一。主要客户包括奇瑞捷豹路虎、长安福特汽车、上海大众、广汽本田、华晨宝马等国内外汽车制造厂商。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智能设备为公司贡献了1.97亿元收入,毛利率达16.47%,远超氨纶业务。
“端游时代的老一线开始落寞了。”
中国之外的企业,燃油车巨头转型成功的不会超过5家。
到2027年,重点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0%左右,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左右,打造100个左右典型场景,培育60家左右标杆企业,形成一批数字化转型成果。
在当下的市场中,房企或主动转型、或被动保壳,他们都在面临寻找新增长点的难题。
贝瑞德认为,增程式车型更适合于较大的车型,对于尺寸较小的车型,插电式混动技术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