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视网膜也可以人造?看这个技术如何帮助盲人重获光明!丨媞问创新

第一财经 2017-10-10 10:24:51

作者:王蕴媞    责编:赵伟

视网膜也可以人造?看这个技术如何帮助盲人重获光明!丨媞问创新

作者/主持人:王蕴媞

策划:李亚 王蕴媞

摄像: 李梓晗 冯禹

后期:冯禹

封面语:

什么是盲人的“哆啦A梦”,能用“任意门”为他们带来光明?现在,一项科技正在为盲人们带来生命中的另一双眼睛,让他们重见光明!

 

对于人类来说,超过70%的信息都是通过视觉接收的。如果失去视力,这个世界只剩一片黑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在多年前就用文字阐述了“能看到”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那么,对于盲人来说,该如何寻回宝贵的视力?现在,一项先进技术正在帮助盲人重获光明,一起来看看吧!

视力受损是全球一大难题。来自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视力残疾全球数据报告》显示:全世界约有2.46亿人视力低下,3900万人目盲。中国共有6726.4万人视力低下,824.8万人目盲,占世界盲人总数的21%。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盲人能使用的设施越来越多,能为盲人提供辅助功能的产品也不少,但能亲眼看和感受这个世界,依然是他们不变的愿望。

人造视网膜:盲人的另一双眼睛

在美国,人造视网膜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推出了第一代产品,并且造福了不少盲人。这个产品帮助盲人走出了完全漆黑的世界,能够感受到这个世界的阳光。但是因为分辨率比较低只有60像素,盲人借助这个产品看到的也只能是一个非常模糊的世界。

在美国第一代产品的基础上,中国的一批科学家也开始这个领域的探索,并致力于打造第二代、第三代的产品,让盲人能够看到更加清晰多彩的世界。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新一代高分辨率人造视网膜关键技术研发团队”由被誉为“人造视网膜之父”的美国两院院士马克•霍默恩教授带队。他作为合伙人创办的第二视觉公司(Second Sight)之前已经开发出60像素的人造视网膜产品,而且已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标准(CE mark)认证,并在2004年为患者实施了第一例”人造视网膜”移植手术。

人造视网膜的技术原理

人造视网膜由体内电子微系统和体外电子系统两部分组成。首先,患者需要在眼球内部植入IC芯片,用来接收传导信号。然后,盲人需要戴上一副眼镜,相当于一个体外接收系统。

眼镜上有一个微型摄像头,可以同时录制视频和对视频进行智能处理。视频经过处理后,通过无线传输,将数据传输到植入的IC芯片,供电并为芯片解码,再通过柔性电极阵列来传输电信号,刺激视网膜的神经细胞,进而传递到人大脑,让盲人感受到一个世界。

从模拟测试可以看出,通过这一套人造视网膜技术的设备,大白屏幕上出现的字能马上被设备捕捉,旁边电视屏幕呈现的马赛克则是盲人患者能看到的成像。当手在盲人眼前晃动的时候,盲人看到的图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人造视力带来新的未来?

相对于美国的第一代产品,中国研发的第二代产品在分辨率等方面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如果说美国的第一代产品只能让患者感受到一个模糊影像,现在中国研发的第二代产品已经分辨率提高了一倍,可以让患者看到一个比较清晰的图像。患者植入芯片后,运动能力和阅读能力都有了非常显著的改善。现在人造视网膜团队已经着手研发下一代高性能(126像素和1024像素)、低成本的高分辨率人造视网膜产品,让那些因色素性视网膜炎或老年性黄斑变性导致失明的盲人重见光明。

而随着这项技术的发展,它的应用也将不再仅限于医疗领域,在一些商业和军事领域都可能大展身手,“千里眼”也许不再是梦哦!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重大进展 无限能源时代还有多远?丨行业风口

来关注:人造太阳。中核集团发布消息称,8月25日下午,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重大科研进展。近年来,核聚变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消息不断传来,此次突破也意味着核聚变距离技术成熟又近了一步。那么,人造太阳离我们还有多远呢?目前,A股市场上又有哪些人造太阳概念股?

08-29 15:33

403秒!我国人造太阳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04-12 23:38

凯盛科技:看好高纯石英砂未来市场 正加快人造高纯石英产线建设

近期,高纯石英砂供应与价格变动引发市场关注。记者早间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凯盛科技,询问公司高纯石英砂供需情况,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高纯石英砂涨价幅度比较大,供需情况比较紧张。目前公司有5000吨高纯合成石英产线正在建设中,公司看好未来市场,将根据市场情况进行扩产。

03-08 13:07

“人造太阳”实现重大突破 “无限能源”时代还有多远?|行业风口

核聚变领域取得“里程碑式突破”。近日,美国能源部宣布,其下属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科研人员首次成功在核聚变反应中实现了“净能量增益”,称这一重大科学突破将为国防及清洁能源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核聚变,换个说法就是人造太阳,从实验室走向正式商用化,还有哪几道坎儿要过?无限能源”时代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2022-12-16 15:14

盛德鑫泰和沃尔核材:未参与“人造太阳”项目

记者同时向此前受到关注的,如盛德鑫泰、山东章鼓、华电重工、沃尔核材等其他几家“人工太阳”概念股公司询问,了解到这些公司并未参与到“人工太阳”工程。

2022-11-23 14:58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