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0月27日发布的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2.8%,增速比1-8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
其中,9月份利润同比增长27.7%,增速比8月份加快3.7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保持明显加快势头。
当前中国工业企业利润回升同中国工业企业生产和销售有所加快相互匹配。数据显示,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6%,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8%,这两者都成为企业利润增长的基础。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博士认为,9月工业利润增长继续加快还来自工业品价格稳中有升。国家统计局的初步核算显示,。因出厂价格上涨,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加约6526亿元;因购进价格上涨,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增加约5164亿元。收支相抵,利润增加约1362亿元,比8月份多增加约89亿元。
从行业上来看,电力、酒和电子等行业对全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拉动作用明显。
9月份,受部分特高压工程投入运行及投资收益增加等影响,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同比增长22.6%,扭转了8月份利润同比下降8.5%的局面;受市场销量增加影响,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52.9%,增速比8月份加快37.4个百分点;受部分品牌移动通讯产品畅销等影响,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3.6%,增速比8月份加快2.1个百分点。
何平分析,上述3个行业合计影响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比8月份加快3.8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供需关系稳步改善,整个前三季度中国工业企业都呈现生产运行平稳、经营状况明显改善,企业效益明显提高的状态。
整体工业效益的好转也反映到上市公司三季报中,特别是化工、建筑、有色、钢铁等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周期性行业的上市公司很多出现了业绩翻番的状况。
在企业收益继续提升的情况之下,第一财经注意到,以国企为代表的基础工业和重点制造业企业将稳固工业投资和降低资产负债率作为当前的主要目标之一。
来自国务院国资委的数据显示,剔除产能过剩行业,前三季度国资委所监管的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2.5%。其中,前三季度电网、装备制造、通信、交通运输等战略性和支柱性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3%,保持了投资的稳健性,而包括煤炭、钢铁、火电等产能过剩行业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33.5%、19.3%和21%,继续有效稳固了前期去产能的成果。
利润提升和投资稳健反映到资产负债率上,中国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继续下降。9月末,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7%,同比降低0.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1%,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而石油石化、冶金、航空、商贸、军工等行业央企的带息负债规模已同比下降。
贵州茅台2024年营业总收入占贵州全省上市公司营业综收入的51.45%,2024年利润总额则占全省上市公司的93.06%。
分行业来看,近六成行业利润实现增长,制造业改善明显。
因供需错配影响,光伏企业近段时间普遍处在亏损阶段,财务表现呈现出现金流萎缩与负债率走高特征
工业经济的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经济高质量稳定发展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并将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注入确定性。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1~2月累计增速加快1.8个百分点,超出市场普遍预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年初“两新”政策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