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线城市外来人口解析:上海数量最多,深圳占比最高

第一财经APP 2017-11-27 23:48:49

作者:林小昭    责编:计亚

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中,上海外来人口数量最多,深圳外来人口占比最高;近两三年来,京沪外来常住人口在减少,而广深则大幅增长。

一般而言,经济发达的城市凭借优质的社会公共资源和良好的就业机会,会对流动人口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大量的流动人员到大城市后,会产生融入大城市的强烈愿望,这也使得大城市“磁场效应”显现。

这其中,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目前都属于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拥有大量的外来常住人口。那么,这四个城市的外来人口情况各是如何?

第一财经记者通过对北上广深外来常住人口(非户籍常住人口)的统计比较发现,在这四个城市中,上海外来人口数量最多,深圳则是外来人口占比最高;近两三年来,京沪外来常住人口在减少,而广深则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

上海外来人口最多 深圳占比最高

在四个一线城市中,上海的常住人口最多,达到2419.7万,外来常住人口也最多,达到了980.2万。北京外来常住人口达到了807.5万,位居第二。第三的是深圳,为806.32万,与北京相当。广州的外来常住人口最少,只有533.86万,总量上跟其他三个一线城市有较大的差距。

从外来常住人口的占比来看,四个一线城市中,深圳的占比最高,达到了67.7%,远高于其他三个一线城市约30个百分点。这其中的原因在于,深圳作为改革开放以后新崛起的城市,原有的户籍居民本来就很少,即便是现有的户籍人口中,大多数也是改革开放后到深圳安家落户的人口。

其他三个城市的外来常住人口占比则差不多,其中上海以40.51%位居第二,广州以38.01%位居第三,北京占比37.3%,在四个一线城市最低。

扩展至主要一二线城市,一些城市的外来人口占比可以比肩甚至超过北上广。例如,东莞这一比例达到了75.67%,超过了深圳。佛山这一比例达到了47.65%,厦门也达到了43.7%,这三个城市外来人口占比均超过了北上广。不过,由于这几个城市均属于二线中等城市,城市总体规模不大,还不存在一线城市所面临的人口压力。

从户籍人口来看,上海的户籍人口最多,达到了1439.5万。北京紧随其后,为1362.9万。广州的户籍人口达到了870.49万。这三个城市的户籍人口占比均在60%上下。

相比之下,深圳的户籍人口占比相当之低,仅为32.3%。作为一个人口过千万的超大城市,深圳的户籍人口仅300多万,人口结构仍处于严重倒挂的状态。

为了改变这种格局,去年8月,深圳市政府印发《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口服务管理的若干意见》、《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下称《户籍规定》)以及《深圳市居住登记和居住证办理规定》,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提高户籍人口比例及结构优化。

根据《户籍规定》,自2016年9月1日起,户籍迁入将划分为人才引进迁户、纳税迁户、政策性迁户和居住社保迁户四个类别。人才引进迁户由原有的积分制转为核准制执行,也就是明确达到入户条件,便可直接申请入户,且不设指标数量限制;政策性迁户和居住社保迁户则按审批制执行,开辟新的积分制入户通道。

新的人才引进政策将纯学历型人才入户条件放宽至大专,技术型人才入户条件放宽至中专+中级职称,技能型人才入户条件放宽至紧缺急需工种高级工,只要满足条件即可申请入户,不设指标数量限制,多多益善。在投靠类迁户政策方面,入户条件同样有了适度的放宽。这一政策的出台也被外界称之为史上最松的落户政策。

在这一政策作用下,去年深圳户籍人口增加49.8万人,2016年末,深圳户籍人口在常住人口中比例为33.99%,较上一年增加2.79个百分点。随着政策进一步发挥效用,这一比例将继续提高。

表1:四个一线城市常住总人口及户籍、非户籍人口情况

京沪增速下降 广深增长快

从近5年外来人口的增长情况来看,京沪在2014年前后达到高峰,近两年的增速放缓并出现了下降的态势。

这其中,北京去年末常住外来人口807.5万人,比2015年的822.6万人减少了15.1万,这也是多年来北京外来常住人口首次出现下滑。

在上海,去年底外来常住人口980.20万人,比上年减少1.45万人,这也是上海外来常住人口连续两年下降。数据显示,在2014年上海外来常住人口达到996.42万的高点后,2015年比2014年减少近15万。

实际上, 在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存在的一系列城市病问题之下,我国的城市发展战略也在进行调整,未来会把更多机遇和功能分给京沪以外的大城市。例如,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放在杭州举办,而不是北京、上海等“国际名片”城市,这也是2022年亚运会落户杭州之后,又一个国际性重要活动在当地举办。此外,今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行。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此前曾公开表示,中国出现世界上少有的特大型城市原因之一,就是面向全国的服务性功能过度集中在一两个城市。以北京为例,其城市病问题的根源是集中了太多非首都功能,若把企业总部、医疗高地、最高学府等功能转移,在自身城市病解决的同时也能促进其他地区发展。

相比京沪,华南的广深两座一线城市的总人口都低于1500万,无论是产业还是人口,都还有较大的发展增长空间。比如,今年以来在广州和深圳周边地区,频频有大型制造业项目落地。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现在新一轮的发展过程中,工业4.0、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在广东尤其是珠三角的发展空间很大。除了产业基础之外,珠三角地区还拥有良好的气候、生活环境、便捷的轨道交通,珠三角形成的一小时生活圈,有利于吸引高端制造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端制造业在珠三角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广东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末,广东常住人口为10999万人,人口总量比上年净增150万人,增长1.38%,这也是全国唯一增量突破100万的省份。第一财经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相比2011年,五年来广东人口增加了494万,这其中,流入的劳动人口占据了大半。而流入的主要目的地是广州和深圳两大城市。

这其中,深圳的外来常住人口在2013年和2014年曾出现短暂的下滑,但在近两年则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2015年比2014年增加了37万多,2016年又比上年增加了20多万,总量上一举突破了800万大关。而这还是在深圳大幅放宽落户条件、有大量的外来常住人口转化为户籍人口的情况下取得的。

与深圳相似,在广州,近两年广州外来常住人口也大幅增长,2015年比2014年增加了30万,2016年又比2015年增加了38万。值得一提的是,广州的落户政策也较为宽松,户籍人口的增长也比较快。数据显示,2016年广州市常住总人口首次突破1400万人,达1404.35万人,比2015年末增加了54.24万人,增量居四大一线城市之首。

近两年来,广州吸引了包括富士康、思科、GE等大项目先后落户,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产业,产业发展带动人口增长。从广州各区的情况来看,黄埔区的去年常住人口增长最快,这是因为,黄埔区建设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之下,聚集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产业,也聚集了一批人口。

今年6月23日,通用电气医疗集团GE生物科技园项目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动工。该项目是GE医疗集团在亚洲首个生物科技园,年产值预计40亿~80亿美元,将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共同打造世界领先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创新特色园区。

更早之前的4月27日,中国首个以智能制造云产业为核心、产值将达千亿的思科(广州)智慧城项目在广州市番禺区动工。按照规划,该项目可创造7万~8万个就业岗位,吸引常住人口4万~5万,除了带来GDP和税收,其打造的智慧城市系统,未来也会让当地居民受益无穷。

伴随着大项目的频繁落户,广州对人口、人才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为了进一步吸引人才落户,7月1日起,《广州市关于完善公共集体户管理的通知》正式实施,城中145个受理点接受7类人员的落户申请,对符合广州市入户条件或有广州市户口,但无处落户的人实现落户“兜底”。这也是广州户籍政策迈出的重要一步。

表2:四个一线城市近五年外来常住人口变化表(单位:万)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