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12月28日发布的2017年全球高校经济学研究力排名显示,全球范围内,美国芝加哥大学位列全球第一;在全国范围内,上海财经大学位列第一。
报道称,全球高校经济学研究力排名报告的推出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对相关科研机构来说,了解自己和全球其它科研机构的科研水平,在迈向世界一流经济学科的建设中评估自身的科研绩效,发现优势和不足,找出经验和教训,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正如欧洲经济学会所认为的,对大学研究水平进行评估是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的必要条件;其次,科学的经济学研究排名有利于科研主管部门考核、评估科研机构,从而为推进和实施世界一流经济学科建设战略提供客观依据;再次,有利于研究资源的有效配置,客观和科学的经济学研究评价为学生报考及科研机构间人员流动提供有效的参照。
报道称,经济学研究评价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期刊学术论文发表、课题、学术书籍出版、政策报告等。已故著名经济学家Laffont(1999)认为, 经济学现在是一门国际性的科学, 需要一个公认的质量评价方法。在全球范围内,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公认标准是期刊学术论文发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里斯(James Mirlees)、梯若尔(Jean Tirole,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家获得者)就曾指出,“只有发表的期刊论文是经过了广泛接受的同行评议过程,从而保证其质量”。因此,论文发表数量,特别是在公认的经济学国际顶尖和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是国际上评定一流经济学科最基础、最关键的量化指标。这个相对客观的指标代表了一个大学、学科的知识贡献水平,是国际学术共同体的重要评议依据;其它常用的、重要的学科评价量化指标(如:论文引用率和明星级教授评定量),实际上都是基于论文发表情况而产生的。本报告所采用的研究力排名的方法就是以各科研机构在公认的经济学国际顶尖和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为基础的。
突出对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人才等的关注,成为提升上海科创中心生态建设的关键。
网友质疑的PPT图片为学校2024年“昌华奖学金”评选现场展示材料,罗某某在材料中存在成果表述不严谨问题,有自夸炫耀之嫌。
王晓东日前撰文指出,我们所处的时代已根本不同于过去,已经有能力,也有必要,推动教育从“筛选”走向“激活”。
各种各样的地球工程和技术革命,在成本核算的审视目光下,终究不那么靠谱。
茶饮赛道的竞争已经进入了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