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不再是阿里、京东等电商和传统零售企业的专属。这一次成为新零售新玩家的是老牌IT企业联想。
在2018 CES上公布成立旗下首家新零售公司天禧传奇科技有限公司之后,联想全球首家新零售店在1月28日开业。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联想计划2018年在全国将要开设150家新零售店。
“新零售是一个巨大机遇,它在2017年还是概念,2018年则要加速落地,用互联网技术重新整合线上线下零售服务。”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此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新零售领域势必会冒出独角兽公司,如果天禧传奇业务进展顺利,联想或将很快孵化出新零售界的独角兽公司。
搭建AI体验场景
在位于北京金源燕莎购物中心的联想全球首家新零售店——联想智生活直营店,第一财经记者发现,该店目前展陈了400多个商品品类,设置了私人定制专区、Smarthome区、互动课堂区和智选生活区等。
据工作人员介绍,联想智生活直营店的新品包括联想自有品牌产品、联想孵化品牌产品和联想智选产品,覆盖智能家居、智能穿戴出行、全场景娱乐等领域。另外,直营店还会提供维修、培训、咨询、体验、全品私人定制等一体智能服务。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联想新零售门店2018年开店计划是150家左右。
“2018年是新零售起步的一年,有很多基础工作要做,有很多新零售的原型要去打磨。新零售、新场景,我们需要打造新的模式。我们会基于这些原型进行改造。”天禧传奇科技有限公司CEO周铭透露,联想会按照城市的级别、用户分布、店面功能来建立新零售店面体系。
对于新零售门店的具体拓展规划,周铭表示,联想新零售门店采用直营+加盟的形式。联想的规划是只做1000家左右的新零售店,其中有约50家是直营店面,剩下900多家是跟优秀的合作伙伴合作的店面。而这50家自营店里将有5家顶级的概念店。
但是周铭并不认为联想的新零售店是另一个小米之家。
除了联想自家的产品,目前联想的新零售门店里面有不少合作伙伴的产品。
“智生活首店的开业,意味着联想将把重点放在AI产品、智能互联产品上,我们希望借助我们全球基于全国的店面体系和开放的线上平台,使我们几亿的客户能够享受到这种产品,享受到这种服务。”在周铭直言,联想不太想做插线板、充电宝的场景,而是想做人工智能方面高端的用户体验场景。
“有些企业是从线上往线下做,确实擅长线上的拓客、系统管理。有些企业是从线下往线上做,它的DNA是基于线下的管理经验和对场景的把握。这些区别,体现了每家企业在实现终极目标时,方式上的不同。”周铭解释道。
华为小米集体抢滩线下
对建设线下门店热衷的不只是联想。
第一财经记者发现,在联想全球首家新零售店——联想智生活直营店紧邻华为的线下体验店。
除了华为,小米之家也在加速扩张。
公开信息显示,小米之家目前全国已突破300家门店,布局一二线城市,计划三年内开1000家小米之家线下店,目标是争取将单店营收做到1亿元。
对此,小米CEO雷军曾豪言:“我们不是在开店,就是在开店的路上”。
小米总裁林斌此前表示,小米之家核心目标是一家店能够做到别人几家店和几十家店的效率。小米之家的坪效达到了26万元,整个行业内仅次于苹果的40万元。
除了硬件厂商,京东旗下的京东之家在刚过去的2017年也开启了大规模线下开店的模式。
目前,3C产品是京东之家门店的主打产品,提供从热门品类手机、平板、PC到摩托罗拉对讲机、科大讯飞的翻译器、电子阅读器这些细分需求。除了3C产品,京东之家还涵盖了家电、图书等京东其他品类。
在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3C事业部总裁胡胜利看来,京东3C的零售体验店不同于传统的线下渠道店面的核心是,京东正在扮演着零售基础设施的角色,向品牌商提供了一种“零售即服务”的解决方案,涵盖了京东品牌、产品、营销、技术、物流、金融等能力的全方位输出。
“门店身后是京东的供应链。海量SKU对于普通门店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但京东用大数据为门店提供备货推荐,完成自动补货和退货,有望实现‘零库存’,从而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所以门店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做好对客户的服务,其他仓储、配送、售后等供应链服务都交给了京东。”胡胜利补充道。
“联想消费业务的零售渠道体系发展了20年,我们对线下实体店的管理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力的储备和积累,我们知道怎么管理一个实体店。这就是我们的长处。”联想副总裁、中国区消费业务总经理张华在接受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这样解释联想新零售的特色。
在张华看来,联想有万家以上的线下实体店。电商向新零售的进军方向是从线上到线下,联想可以反过来,从线下到线上。“新零售很重要的是零售阵地的管理,这是很核心的能力需求。”
科技是围场中生产力的推动者。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2月,通讯器材类零售总额1594亿元,同比增长26.2%。
小米认为,未来三至五年,中国手机市场会彻底形成分化格局,头部企业越来越强。
2024年,Xiaomi SU7系列交付量达136854辆。同时小米将扩充产能,保障交付,全力冲刺2025年小米汽车交付35万台的目标。
雷军介绍,小米SU7Ultra目标成为地表最快的四门量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