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不法人员,横跨两省,以纯度不足的非标准黄金做质押物,骗取1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190亿元贷款。2月2日,曾在2016年中旬耸人听闻的百亿非标准黄金质押骗贷案的细节浮出水面。
2月2日,银监会披露了这起陕西、河南银行业金融机构质押贷款案件,银监会指出,陕西、河南银监局依法查处了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质押贷款案件,对两地涉及该案的1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计罚款5250万元,并处罚104名责任人。
这是银监会2018年以来,针对金融机构开出的第三大罚单。2018年首月,银监会先后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邮储银行甘肃武威文昌路支行违规票据案合计开出7.95亿元罚单。加上此次案的处罚金额,三起大案合计处罚金额已经达到8亿元。
百亿假黄金案情始末
2016年5月,陕西潼关县联社发生一起2000万元质押贷款案件。结合案件情况,陕西、河南银监局迅速组织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全面排查,发现多名外部不法人员横跨陕西、河南两省,以纯度不足的非标准黄金做质押物,骗取1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190亿元贷款。目前,公安机关已抓获35名外部涉案人员。案发后,陕西、河南银监局积极指导督促相关机构多措并举化解风险,并启动了立案调查和行政处罚工作。
陕西银监局对涉及该案的1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罚款合计5000万元,其中对陕西省联社及潼关县联社等11家县级农信社联社罚款3600万元,对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及其渭南市分行、潼关县支行罚款1000万元,对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及其渭南分行、潼关县支行罚款400万元。对上述机构的95名责任人予以处罚,其中取消8人1年至终身高管任职资格,对87人分别给予警告。同时,责令相关机构按照党纪、政纪和内部规章,对262名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此外,陕西银监局对内部监管履职不力人员进行了执纪问责。
河南银监局对涉及该案的工商银行河南三门峡灵宝支行处以罚款250万元,对该支行及工商银行三门峡分行9名相关责任人予以处罚,其中取消5人3至8年高管任职资格,对4名高管分别给予警告。同时,责令工商银行对省、市、县三级分支机构48名责任人给予了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
黄金质押贷款本身并不违法
近年来,全球经济大幅波动,不断爆发“黑天鹅”事件,黄金作为避险贵金属颇受老百姓喜爱。实物黄金具有保值功能,但很难变现。针对实物黄金的特点及市场需求,国内多家银行增加了黄金质押贷款的相关业务。
记者了解到,拿黄金向银行质押贷款这种业务本身并不违法。不过在本案中,非标准的黄金质押,暴露出银行在押品管理严重失效,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所以19家金融机构遭到严厉处罚。一位接近该案人士指出,银行在黄金质押贷款业务中,对客户综合经营情况并不了解,甚至存在部分机构开展违规审批等乱象。
银监会指出,该案暴露出上述银行业金融机构内控管理存在诸多缺陷。一是贷款“三查”形同虚设。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贷前调查不尽职、贷款审查不严格、贷后管理缺位,部分基层机构在业务办理过程中有章不循、违规操作,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二是押品管理严重失效。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贷款质押物的检测及价值评估存在重大纰漏,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三是业务开展盲目激进。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过度追求业务发展规模和速度,不了解自己的客户,不能穿透业务风险,部分机构违规开展业务审批,重要岗位未形成有效制约,内控审计作用缺失。
为何此次19家金融机构涉案金额190亿,却只罚了5020万,而此前银监会先后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邮储银行甘肃武威文昌路支行违规票据案合计开出7.95亿元罚单?接近银监会人士指出,对于罚款额度,依旧是顶格处罚即按贷款笔数,每笔50万。
2025年6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
警惕“债务重组”套路背后的多重风险
纳税信用评级扩围至社保费、非税收入,涉及收入规模超10万亿,强化企业诚信纳税缴费,合规经营。
纽约联储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学生贷款违约率跃升至8%,重回疫情前水平。
用于支持成员国在关键防务领域的投资,包括防空系统、无人机及战略能力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