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药企的数字化营销途径日益拓展。
全球生物制药企业阿斯利康与阿里巴巴旗下公司阿里健康近日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为驱动,共同创建健康服务新模式。
合作协议显示,阿里健康将利用在药品追溯、电子商务、健康管理、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的技术,与阿斯利康在心血管代谢、呼吸、消化、肿瘤等疾病领域“以患者为中心”的创新诊疗一体化方案充分结合,在患者疾病教育、慢性疾病防控及管理、人工智能研发等方面,逐步开展医药健康服务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合作中,药品追溯码成为阿斯利康数字化营销的又一阵地。阿里健康方面介绍,双方合作后,患者将可通过扫描药品包装盒上的阿里健康追溯码,获取更多的疾病防治知识和延伸健康服务。这一合作预计在2018年服务超过100万中国患者,3年内逐步扩展至心血管代谢、呼吸、消化和肿瘤等治疗领域。
药监码叫停后,阿里健康于2016年6月上线第三方追溯平台“码上放心”,面向药品和非药品行业企业提供第三方产品信息追溯服务。阿里健康2017年中报显示,超过7200家企业签约入驻码上放心平台,其中,入驻的药品生产企业数量超过中国药品生产企业总数的80%,追溯平台业务收入达943.7万元。
事实上,阿斯利康已经不是第一家将药品溯源和健康管理合为一体的跨国药企了。
2017年11月,全球生物制药公司赛诺菲就曾于阿里健康联手推出安全用药与疾病管理项目“指尖上的安心”,该项目搭载于阿里健康“码上放心”平台,整合了产品溯源、疾病科普、疾病管理三大功能,患者同样通过扫描药品追溯码,可以获得药品信息,同时掌握疾病和健康管理知识。
实现药品溯源之外,跨国药企通过追溯码拓宽了触及患者的数字化渠道。“与阿里健康的合作,是赛诺菲不断探索外部合作,利用数字化渠道促进与患者多向、有效沟通的一次全新尝试。”赛诺菲中国核心产业事业部负责人金肖东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以数字化方式推进健康管理,已经成为跨国药企面向中国患者营销的重要方式。除追溯码外,健康管理APP、社交平台、健康检测设备等都是重要推广方式。除上述两家制药企业外,美国礼来公司也于2017年初携手腾讯、丁香园,推出礼来优行项目,借助微信社交属性和大数据技术,以及丁香园的医生平台网络,开展数字化营销和健康管理工作。
而在疾病领域上,糖尿病、心血管代谢、呼吸、中枢神经等慢性疾病显然成为最主要领域。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阿斯利康、赛诺菲、礼来等的数字化健康管理产品均围绕上述疾病领域进行展开。
然而,碎片化仍然是药企数字化健康管理产品绕不过去的难点之一。“如今中国面临的难点之一是,市面上的技术APP不胜枚举,仅仅在医疗健康领域,就多达两千多种,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个人试图通过技术解决问题。” 礼来中国首席营销官Thomas Mickelson此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医疗健康领域是碎片化的,特别是慢性疾病,需要联结多方参与者和合作伙伴,建设慢病管理系统。
阿斯利康公布中国调查最新进展
阿斯利康回应在中国面临最新罚款
最新的罚款涉嫌进口乳腺癌药物Enhertu的未缴纳税款。该公司在上一季度财报会上称,因另外两款抗癌药物Imfinzi和Imjudo未缴税款,将面临最高450万美元的罚款。
陈竺呼吁中法合作加强慢病的防控管理,共享生物科技成果与疾病治疗经验,开展国际多中心合作项目,推动更多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落地。
从冯佶的履历来看,她过去覆盖的业务领域也完全与恒瑞医药近年来的战略重点相匹配,有望推动恒瑞医药在非肿瘤领域的快速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