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上海复星国际集团宣布正式取得法国时尚品牌Lanvin的多数股权,而后者此刻正面临销量下滑后的资金窘境。
复星是在与卡塔尔投资基金Mayhoola的竞争中,从Lanvin的主要拥有者——台湾女富豪王效兰手中以逾1亿欧元高价买下这部分股份的。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信息,王效兰拥有Lanvin 75%的股权。但复星竞购到的股权数字不详。
王效兰要出售Lanvin股权的消息最早出现于2015年3月,当时,服务Lanvin 14年之久的创意总监Alber Elbaz处于离职前夕。事实上正是在Alber Elbaz手下,创立于1889年的Lanvin重焕了生机,并扩张了亚洲市场。在他离开Lanvin后,Lanvin的销量就陷入低谷。2017年,其营业额为9690万欧元,同比下降了32.9%。
作为法国历史最悠久的时尚品牌之一,Lanvin主要拥有成衣和配饰方面的业务。其香水和化妆品业务早在2007年就被出售给Inter Parfums SA。
这是复星在奢侈品领域的第二笔投资。它首次介入该领域是在2013年。当年9月份,这家自喻为“中国伯克希尔”的财团成功入股一家意大利顶级男装生产商CarusoSpA,获得后者35%股份。
对Lanvin的投资意味着复星在投资方向上的进一步转向,此前,它的投资标的集中于中产阶级消费的其他方面,主要是旅游和文化娱乐,其中包括地中海俱乐部ClubMed和太阳马戏。
在复星的新投资方向上,来自山东的一家毛纺集团——山东如意已领先一步。它从2010年开始在时尚、奢侈品领域收购,已被它收入囊中的猎物包括日本第一大服装品牌运营商RENOWN、法国轻奢品牌Sandro、Maje和Claudie Perlot,英国品牌Aquascutum,以及2月9日刚刚达成交易的瑞士奢侈品牌Bally。截至Bally的收购消息发布时,该集团已经是全球收入排名前20的时尚奢侈品集团。
当中国买家的眼光从酒店、写字楼转向时尚、奢侈品,很多西方品牌都要小心了。彭博专栏作家David Fickling曾撰文称,“如果你是表现不佳的品牌,又在亚洲有很高的知名度,比如普拉达公司或者萨瓦托·菲拉格慕公司,也许是时候为(这些来自中国买家的)收购做好准备。”
麦肯锡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全球奢侈品消费增长的四分之三来自中国。来自中国的买家无疑能为这些品牌进一步渗透市场铺平道路,但经营时尚这种事上,它们的效率思维可能带来适得其反的结果。
实际上,中国本土企业出海竞购成熟的海外奢侈品牌正在成为一种行业趋势,它有助于中国过去以纺织生产、为大牌代工的生意结构以更快的速度发生扭转。但拥有并不足够,因为这些被收购而来的奢侈品品牌标的们往往正在面临一些经营方面的困境。比如Lanvin在过去几年中并未在时尚界或奢侈品行业激起任何引人注意的风浪,不夸张地说,被复星收购可能是该品牌近期唯一的新动向。另一方面,中国企业们普遍缺乏长远经营一个奢侈品品牌的经验,这可能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成为竞购者们的主要挑战。
NVIDIA、高通、联发科、AMD等多家头部芯片公司连夜适配千问3
从长远看,我们要逐步调整宏观经济战略,打造新的产业体系,创新经济运行机制,使经济运行符合老年人增多而年轻人减少的结构性逻辑。
黄仁勋表示,借助这些新的DGX个人AI计算机,AI可以从云服务扩展到桌面和边缘应用程序。
为落实分级诊疗,需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健全维护公益性的运营保障机制。
超过半数的保险机构有可能适度或微幅增加债券和股票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