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媒体提出关于最新的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时,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接下来将在夯实人工智能发展的科学基础、加快人工智能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强国际合作等三个方面做强基础的工作。
3月10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就“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召开记者会。
万钢表示,要加快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学基础的关键技术系统集成研发,使那些研发成果尽快能够进入到开放平台,在开放使用中再一次把它增强完善。“马上就要发布人工智能项目指南和细则,来突破基础前沿理论关键部分的技术。”
在创新成果转化方面,万钢谈到,将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到产业发展中去,应用到社会生活各方面去,解决人们所关心的安全问题、健康问题、环保问题等方面。同时,要加强政策法规研究,要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对社会伦理、就业结构、个人隐私、国家安全等方面的一些挑战。
万钢也表示,人工智能是一个国际化的潮流,要积极支持国内的人工智能企业、研究机构与国际上的合作,在一些重要关键的领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万钢说,人工智能要渗透到各个领域,最关键的还是要把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基础研究做好,并使它很快地拓展到社会的各方面,使每个人,致力于创新创业的创业家、企业家都能够获得。
“目前,中国已经启动了人工智能的开源平台建设,比如说百度致力于自动驾驶,阿里致力于城市大脑智能交通,腾讯在医疗读片、医疗影像资料处理,科大讯飞是在语音识别。还有在模式识别方面的刷脸技术,也逐渐应用到了高铁、车站和机场。”万钢介绍。
王志刚介绍,新冠疫苗研发5条技术路线并行推进,7款进入Ⅲ期临床,4款获批附条件上市。11种药物或治疗手段进入诊疗方案。
围绕推动产业链高端化的问题,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前沿技术部署,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育种等领域实施一批科技重大项目。
基民年轻化
秋冬季流感疫情、新冠疫情交织在一起,对全国医疗机构都是一个挑战,这个挑战在农村地区更显艰巨
近期,科技部正在加紧研究部署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三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工作,着力打造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战略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