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降准带动债市走强,机构称“债牛来得猝不及防”

第一财经APP 2018-04-18 18:09:53

作者:佘庆琪    责编:林洁琛

4月18日,在降准这一重磅利好刺激下,10年期债主力T1806收涨1.05%,刷新逾半年高点,午后一度创近16个月最大升幅。

央行意外大幅降准,债市做多情绪高涨。

4月18日,10年期债主力T1806收涨1.05%,刷新逾半年高点,午后一度创近16个月最大升幅。10年国债180004收益率大幅下行至3.48%,创近10个月以来新低,在过去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收益率已经从3.91%的高位回落了43个基点。

尽管降准给债券市场带来了重磅利好,但不少机构在前期利率高位时并没有配置足量的债券,也有一些机构在3月底债市盘整时采取了观望态度。对它们而言,这次的“债牛”来的实在猝不及防。

事实上,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收益率的回落也并非无迹可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近日称,未来要做的市场改革就是存贷款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这两个轨道的利率逐渐统一。

降准刺激债市做多情绪

4月18日,国债期货早盘大幅高开,10年期债主力T1806午后涨幅一度扩大至1.5%,截至收盘,涨1.05%,刷新逾半年高点,5年期债主力TF1806收涨0.62%。

现券方面,10年国债活跃券180004收益率下行17个基点至3.48%,创2017年6月20日以来新低。10年国开活跃券170215收益率下行18.8个基点报4.4150%,创去年10月30日以来新低。

公开市场方面,当日央行进行了15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当日无逆回购到期,净投放1500亿。至此,本周公开市场累计净投放已达2900亿元。

提振债市情绪的,显然是即将释放4000亿元增量资金的降准。

4月17日,央行宣布从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

据央行介绍,操作当日偿还MLF约9000亿元,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大部分增量资金释放给了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

央行表示,此次降准一是可以增加长期资金供应,银行资金成本将有所降低。置换MLF使商业银行付息成本有所减少,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释放4000亿元增量资金,增加了小微企业贷款的低成本资金来源。

此外,有几位交易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午后债市涨幅扩大与境外媒体中午报道的“资管新规延迟推出”有关。

对此,接近央行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此消息为“空穴来风”,资管新规的推出目前正在走内部程序,并没有听说有推迟的安排。推出的具体时间上,4月底前或5月初皆有可能。

猝不及防的“债牛”

值得注意的是,两个多月时间里,10年国债180004收益率已经从2月初的3.91%回落了43个基点。回顾一季度,债券市场的表现更是显著强于权益市场,在各类基金平均收益中,一季度债券基金的平均收益占据首位。

尽管央行降准给债市带来了重磅利好,但对于一些投资机构来说,这次的“债牛”来得却实在是猝不及防。

对于此前有所布局的基金经理而言,尽管一季度以来债市表现喜人,但3月底流动性再次出现紧张,债市也开始呈现盘整格局,在面临潜在回调风险的情况下,不少机构选择了观望或者是获利了结;还有一些机构在利率回落过程中一直在寻觅回调时的“上车”机会,也并未能建立足够的仓位。

除了国债收益率明显降低以外,不少买方机构和债券销售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近期债市一级发行利率已经快速回落,未来随着定向降准释放的4000亿增量资金到位,债券发行利率也有望进一步降低。

3月21日以来,“建行-万得银行间债券发行指数”回落了近10%,信用债发行成本已经出现明显降低。

“年初以来就一直希望能多配置一些信用债,但基金经理担心风险补偿不充足,而现在发行利率已经较前期高点明显回落,错失了不少投资机会。”一位买方研究员对记者感叹道。

利率市场化组合

事实上,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收益率的回落也并非无迹可寻。近期,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分论坛上表示,目前中国仍存在利率“双轨制”,存贷款方面仍有基准利率,而货币市场利率完全由市场决定。

“其实最佳策略是让这两个轨道的利率逐渐统一,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市场改革。”易纲称。

兴业研究分析师梁世超对记者表示,在此背景下,货币市场利率中枢或维持稳步下行格局,但不会下行至低利率区间,存款利率适当上浮,最终两个利率体系的利差明显缩窄。从银行表内配置来看,有助于增加利率债配置并推动利率债收益率中枢适当下移。

中信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明明认为,此次降准其实是为了利率市场化而谋篇布局,本轮利率市场化目的是使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合一,以减少理财规模、促进表外资金回表转变为存款,推动银行综合成本下降。

早在去年三四季度以来,就有不少城商行人士对记者表示,一些银行的综合负债成本难以承受,一季度信贷额度的紧张更是加剧了中小银行对于降准的迫切需求。

明明还回顾称,在本次降准之前流动性偏宽松的格局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并成为2018年以来债市收益率下行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他看来,降准并不是刺激经济走老路,今年以来的资金面转松是为了实现金融改革和利率市场化的总体目标。存款基准利率上浮限制放松配合以市场利率适当回落,很可能是本轮利率市场化采取的组合。(第一财经记者徐燕燕对本文亦有贡献)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