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下午,中国证监会官网披露了小米集团(下称小米)公开发行CDR招股说明书(预先披露更新稿)。
和此前小米公开披露的信息相比,根据您小米CDR招股书最新披露,本次拟发行B类普通股股票,作为拟转换为CDR的基础股票,“占CDR和港股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7%”。但招股书中并未披露CDR融资金额。
不少于7%到底是融资多少钱?要看小米的市值多少。
此外,CDR招股书披露,本次发行CDR所对应的基础股份占本次CDR和港股发行总规模(含老股发行规模)的比例不低于50%。
对于CDR如何定价,此前业界有三种分析。一种认为,监管层会进行窗口指导,引导企业发行参考23倍市盈率,来发行CDR;另一种认为,CDR本质上是基础证券在异地上市的存托凭证,只需要按照正股价格进行转换即可;还有一种是CDR应该在正股价格基础上,稍微打折后在境内发行。
小米CDR招股书披露,CDR发行采用询价方式确定价格,CDR发行按与港股孰低的原则定价。这说明小米CDR发行价格肯定不会高于港股定价。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究竟是一家硬件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外界争议不小。
雷军曾在上市前表态,整体硬件业务的综合税后净利率不超过5%。说明了硬件构筑了小米最初的底盘,提供了大量的营收流水,但小米的追求却不在硬件的利润上,而是通过控制硬件利润带来的性价比来迅速积累、扩大用户基数,带来高活跃度、高转化和持续高留存率的互联网用户群体。这一模式类似于互联网常常说的“羊毛出在猪身上”。
小米未来的成长要看三个圈层,一是建立在以手机、电视、生态链等智能硬件; 二是MIUI及其所构建的移动互联网内容和服务生态, 三是线上线下新零售。
其中,小米硬件生态链起步于2013年底,4年后开始进入了产品品类和营收的爆发期,而小米的互联网变现其实从2016年才开始正式试水,眼下看来还在发展前期。
从招股书来看,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为32.31亿元,毛利21.19亿元,毛利率达到了65.58%,毛利占比达到40%。
在布局新零售方面,截至2018年3月底,国内小米之家零售门店数量达到331家,与小米合作的线下分销商1593 家。在用户数据上,截至2018年3月,MIUI月活跃用户超过了1.9亿,用户每天使用小米手机的平均时间约4.5小时。
小米作为申请发行CDR的首单,也成为投资者参与战略配售基金的主要评估标的。但是接下来还有哪些企业会发行,以怎样的价格发行,目前还不确定。
在今年5月发布的《证券发行承销与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在境内发行CDR的,可以向战略投资者配售股票。此前招商证券分析师郑积沙解释称,战略配售类似香港市场上“基石投资者”的“基石”概念,战略投资者以不参与网下询价和限售期换取优先获配权利。
根据机构的普遍预测,相关试点标的未来还将有两类,一类是已在境外上市、满足2000亿市值要求的红筹企业,包括百度、腾讯、阿里、网易、京东;另一类是尚未在境外上市、满足200亿市值30亿收入的企业,包括华为、滴滴、阿里云、美团、今日头条、菜鸟网络、大疆创新、口碑、饿了么、威马汽车、蔚来汽车、北汽新能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