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我与岭南大学”的文章,讲述我在学生时代的经历。本文是想讲述我在拿到博士学位以后的经历。
1955年我在芝加哥大学拿到博士学位,我的老师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写了一封介绍信给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副院长,推荐我到该学院任教。我马上便得到了该学院的聘书当上了助理教授。1955年秋季我在该校开始教课。四年以后,1959年,我收到康奈尔大学的聘书当该校的副教授。因为我是康奈尔大学的毕业生,该校是我的母校,所以我愿意接受该校的聘书、回到母校当了副教授。三年以后,我有一个学期的休假,被IBM的托马斯沃森研究中心邀请到该中心当研究员。我答应前往。到该中心工作不久以后,我对那里的工作环境十分满意,便辞了康奈尔大学副教授的职位到IBM工作。
在IBM,我在数年间发表了好几篇重要论文,得到美国几所最有名大学的邀请去当正教授。1970年,我决定接受普林斯顿大学的邀请,当该校的正教授,同时担任该校经济系计量经济研究项目(EconometricResearchProgram)的主任。该研究项目由著名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坦(OskarMorgenstern)创立与领导多年,在美国十分有名。摩根斯坦于1970年退休,我被邀请去接任他的职位。从此以后,我留在普林斯顿大学当教授,直到2001年退休。在我退休的那一年,经济系计量经济研究项目被命名为邹至庄计量经济研究项目(GregoryCChowEconometricResearchProgram),来表扬我对计量经济学的贡献。退休以后,我虽然不再教研究生的计量经济学,但继续开一门关于中国经济的课。
在普林斯顿大学工作,我觉得十分满意。在普林斯顿的一个安静而漂亮的小城居住,我也十分满意。在普林斯顿大学工作期间,我有机会回到中国从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推进中国经济学教育的工作。关于这些工作的体会,我已在另一篇题为“参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文章中谈及。
普林斯顿大学是美国一所十分有名的大学,多年排名为美国大学本科生教育最优秀的大学。关于研究生教育,普林斯顿大学的排名亦甚高,但在一些学科的排名不在头五名以内。我在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系任教。普大的经济系在美国的排名甚高,美国有五个最著名的经济系,包括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经济系。在普大的经济系任教期间,我认识了多位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有机会向他们学习和讨论经济学领域的各种问题。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生的水平甚高,我需要努力准备研究生的课。在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当教授,我需要十分用功做研究,发表重要的经济学论文,才能当研究生的教授。指导研究生写博士论文,教授们都会受益。因为教授也需要用心思考论文的题目。和研究生讨论经济问题时,教授也需要思考,需要学习。
2001年我决定退休。在美国大学任教,没有退休的年龄。只是到了相当年龄,一般教授会觉得不再能做出重要的研究工作,没有得到重要的研究结果,不再能当研究生的教授。我在2001年有了上述感觉,因此决定退休。但退休以后,我觉得我对中国经济有相当认识,所以我决定开一门为本科生上的“中国经济”(TheChineseEconomy)的课程。我写了一本教科书China’sEconomicTransformation,由美国Blackwell出版社出版。该书的中文版《中国经济转型》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我在上“中国经济”一课时用的教材。
从1980年开始,我一面在普林斯顿大学当教授,一面常常回中国从事中国经济学教育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工作。1983年我被中国教育部(当时称为中国教育委员会)邀请回国讲授经济学,并代教育部邀请两位其他的美国经济学家同往。教育部答应提供经费。当时的中国还很贫穷,政府经费不足,教委需要向世界银行申请经费。但这一申请没有得到世界银行的批准。我把我被邀请往中国讲授经济学的事情告诉了普大的WilliamBowen校长,校长马上决定用学校的经费资助我们三人前往中国讲学。我对他慷慨的资助十分感谢。
(作者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
教育部官宣:拟同意设置福建福耀科技大学
《意见》强调,要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统筹领导。加大博士研究生教育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稳定支持机制。
对部分学校、部分专业来说,读研的性价比和回报率在下降。对很多学生来说,读研需要考虑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有机构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已有28所“双一流”大学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超过1:1。
近年来,重点高校整体的读研率呈现上升趋势,读研已经成为很多名校本科毕业生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