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特朗普政府相继对进口洗衣机、光伏组件和钢铝产品加征关税,对进口汽车及零配件启动国家安全调查,并抛出对华商品加征关税清单,大有挑起全球贸易战之势,给全球企业投资经营带来重大不确定性,影响中美对外投资合作的正常开展。
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影响中国企业对美投资
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将直接打击全球实体经济发展,是双输、多输政策。特朗普政府坚持贸易保护主义,是一个风险极大的多输决策,不仅会直接给中美两国带来贸易伤害,还会与当前复杂的全球贸易乱局叠加,在破坏全球化规则的同时,很可能对中美经济形成强烈的“反噬”。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研究显示,如果全球爆发小型贸易战,即关税提高10%,大多数经济体的GDP将减少1%至4.5%。
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将弱化中国对美投资的信心,减少中国对美投资的兴趣。据美国中国总商会发布的《2018年在美中资企业商业调查报告》显示,60%的受访企业最担心特朗普政府对进口产品征收高关税,14%的受访企业认为特朗普政府增加贸易壁垒可能会导致他们减少在美投资。
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将促使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考虑第三方国家,积极主动的开拓新兴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的市场。据商务部统计,2018年1-4月,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的53个国家合计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6.7亿美元,同比增长17.3%,占同期总额的13.1%,主要投向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老挝、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泰国和缅甸等国家。
二、中国应保持信心、保持定力,灵活面对、积极应对
保持定力,继续推进改革,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1996年我国经常项目已经实现可兑换,近年来资本项下直接投资也逐步实现基本可兑换,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趋势不可逆转。因此,我们仍应坚持“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加强规范和引导,促进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对外投资的方针政策和管理原则是,支持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业积极稳妥开展对外投资活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国际产能合作;限制境内企业开展与国家和平发展外交方针、互利共赢开放战略以及宏观调控政策不符的境外投资;禁止境内企业参与危害或可能危害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等的境外投资。未来仍应保持理性且审慎的态度,引导企业理性合规开展对外投资,打击借直接投资渠道转移资产的行为,不断促进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健康发展。
强化投资者教育,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增强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国内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首先要做好功课,进行必要的商业咨询,准确把握投资目的国政治、经济、产业相关风险。其次,企业在对外投资的时候要注重本土化,与当地居民进行友好交流,履行企业在环境和社会方面的责任。只有如此,才能使我国企业在其他国家开展直接投资行稳致远。
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做好应对预案。目前,贸易保护政策已经影响了正常的贸易秩序,如果中美贸易战爆发,叠加复杂的汇率走势,将会进一步加剧异常跨境资金流动。因此,政府部门及企业都应密切关注贸易保护政策变化,及时应对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
中美两国作为体量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在双边经贸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双方应该增强理解和互信,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而不应该动辄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单边行动,将经贸问题政治化。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不是零和博弈、你赢我输,而是共同发展、互利共赢。贸易战对双方都没有好处,双方应在良性竞争中不断做大中美合作蛋糕,实现互利共赢。(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
谢锋强调,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蓝佛安指出,中国将采取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推动实现全年预期增长目标,继续为全球经济带来稳定和动力。
这几天,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密集与各方沟通。这些沟通中,都谈了应对美国所谓“对等”关税。
财政政策靠前发力,并谋划增量政策稳外贸稳经济。
“WTO是重要对话平台,在合作框架内解决这些问题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