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就日本右翼组织人员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门前示威一事,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表示,中方已就此向日方表明严重关切。马朝旭说,我们敦促日方切实履行《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规定的有关义务,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中国驻日本使领馆、机构及人员的安全。
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16日,由日本右翼团体组织的人员在东京都港区游行,队伍行进了约2公里,最后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门前组织了一场名为“包围中国大使馆!谴责侵略尖阁!国民大行动”的集会。东京警视厅估计,参加者约有2800人。
同一天,在冲绳县宜野湾市,也发生了类似的集会,参加者约有700人,个别日本右翼国会议员亦参与其中。
16日,中国个别城市亦发生了涉日游行。对此,马朝旭说:“中日互为重要邻国。两国之间存在一些敏感、复杂的问题,我们主张通过对话,妥善加以解决,共同维护两国战略互惠关系。部分群众对前一阶段日方的某些错误言行表达义愤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主张,应当依法、理性表达爱国热情,对非理性、违反法规的行为是不赞成的。”
“从目前来看,中日双方政府都是主张维护友好关系的,都没有改变既有政策方向、转而挑战对方的迹象。”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廉德瑰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目前中日关系的困难在于国民感情的恶化。”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周永生表示,“中日两国国民感情最好的时候是上世纪70年代刚建交的时候,中国人民的大度让日本国民心生感激。但之后,由于日本右翼多次企图抹杀历史,导致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国民感情也有了一些起起落落。”
17日,日本经济财政担当大臣海江田万里表示,在防止中国国民对日感情恶化方面,日本也必须做出努力,显示出日本政府也希望两国国民感情能较快改善。
廉德瑰认为,撞船事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如此之大,与两国之间缺乏政府之外的沟通管道有关。他同时认为,两国国民感情的提升需要时间。“还是要多做交流,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都要加强交流。”
中方主管部门昨天发布公告,有条件恢复符合中方规准的日本部分地区水产品进口。中方主管部门将继续强化监管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中方支持伊方致力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在此基础上实现真正停火,让人民恢复正常生活,推动中东局势尽快降温。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将于6月22日至26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林剑表示,中方将坚定维护海外中国学生和学者的正当合法权益。
中方期待各签署国尽快批准《公约》,欢迎更多国家加入,推动国际调解院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