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10月29日透露,监管层希望建立月度日均存贷款的统计制度,并按月度日均存贷款监测流动性水平,摒弃按月末、季末时点数据进行业绩考核的做法。
一直以来,银行业绩考核均按月末、季末时点进行,因此,商业银行月末、季末存贷款“冲时点”的做法仍然大行其道。
“许多银行‘规模情节’根深蒂固,热衷于市场排名和份额,片面倚重时点规模考核,导致高息揽储、违规吸存的现象屡禁不止。”上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表示。
今年上半年,不少商业银行,特别是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贷存比频频突破75%的上限。某银行业分析师表示,现在这些监管指标是时点的概念,因此,为在考核时点上达标,高息揽储等违规现象仍有发生。
上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表示,以牺牲议价能力和风险控制为代价的短期化行为,不仅使监管数据失真,而且认为扭曲资金市场供求状况,加剧银行体系内部流动性的波动。
正是鉴于此,监管层希望,加强资产的流动性和融资来源的稳定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