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昨日在其发布的年度旗舰刊物《世界能源展望》(WEO2010,下称《展望》)中,依然坚持中国2009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家,但同时表示,“很难夸大中国在全球能源市场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今年7月,由于该署首席经济学家接受国际媒体专访时提前公布了这一刊物中的相关数据,关于中国是否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已经打过一次口水仗。当时,能源局两次对这一结论提出反驳,认为该署的数字只可借鉴,并不可信。
在昨天公布的《展望》中,国际能源署表示,2000年中国的能源使用仅为美国的一半左右,但此后的9年(2000年至2008年)间,中国能源消费增长幅度比上世纪90年代的整个十年的能源总消费上升了四倍多。
而未来,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由于其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仍然很低,只有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中国能源进一步增长的前景依然强劲。国际能源署预计,中国的能源需求在未来十年将大幅上升,将占预测的全球能源使用增长的36%,到2035年,中国占世界能源的需求会从今天的17%上升至22%。
印度则是到2035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第二大贡献者,占增量的18%,但届时它仍难以超越美国,排在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第三位。
不过,该报告同时认为,鉴于中国在增加新型低碳能源技术份额方面的努力,预计可以通过更快的技术学习和规模经济效应降低这些低碳技术的成本,从而对冲对进口化石燃料的依赖。
据此,该署认为,很难夸大中国在全球能源市场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但在天然气的消费指标上,国际能源署对于中国则期望颇高。
该署认为,在未来20~25年间,天然气将肯定在满足世界能源需求方面发挥核心作用,是唯一一种在25年后消费量会高于2008年的化石能源种类。
“中国可能会带领我们进入天然气的黄金时代。”国际能源署在《展望》中说,到2035年,中国的天然气消费将占全球增量的五分之一强。
在昨日发布的《展望》中,国际能源署还罕见地对国际油价做出预测,认为国际油价在2015年重回100美元/桶上部,至2035年更有可能超过200美元/桶。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关于互免持公务普通护照和普通护照人员签证的协定》将于2025年7月17日生效。
按照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和要求,进一步发挥好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不断增进共识、减少误解、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包括上海往返马什哈德MHD机场以及北京往返马什哈德MHD机场的航线。
单国洪于2017年9月起出任武田中国总裁。
中国依法依规对稀土相关物项出口许可申请进行审查,已经依法批准一定数量的合规申请,并将持续加强合规申请的审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