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善待动物

第一财经日报 2011-02-01 06:27:00

责编:群硕系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谁把我捆绑在牢笼?

我不能走路,我不能转身,

我的肝胆俱裂,

从小就被插进了一根针。

我对苍天哭喊:

我痛,我痛,我痛啊!

妈妈,我不记得你的模样;

妈妈,我不记得你的怀抱。

……

这是一位名叫张丽达的教授作的一首词曲,曲名叫《小熊》。

2010年年初的一天,这首曲子深深地刺痛了我。

在一场年初举行的“中国动物保护记者沙龙”上,曾经亲眼见过活熊取胆的人向众人诉说,在长白山脚下的一个熊场里,有15只熊每天都被抽取胆汁。

这就是一个敲骨吸髓的过程──在墨绿色的胆汁被迅速抽吸时,可怜的熊张大着嘴,两眼暴凸,肝区痛得像果冻一样颤个不停。这场酷刑从上午8点一直持续到10点,惨叫声响彻山坳。

5号笼内的熊无法忍受长期的虐待,扒开了创口,拉出自己的肝肠高举着狂嗥,血流遍地。

让我内心刺痛的,还有三件事:

去年3月份,从亚洲动物基金的工作人员那里得知,一些动物园里,虐待动物的事也屡见不鲜。比如,在广西的一所熊虎山庄里,驯兽员通过穿在黑熊鼻孔的绳子控制黑熊,并用棍子不断地抽打黑熊,迫使其做各种违背本性的表演;这里的老虎营养不良并异常瘦弱,肋骨突出,一些幼虎由于感染寄生虫,腹部肿胀;这里将老虎和狮子杂交,生出畸形的再无生育能力的“狮虎兽”供人观赏。

去年7月,国内有关开禁狩猎的声音开始扩大。不管是狩猎场、地方林业机关、中外专家学者,还是国家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狩猎代理机构,甚至一些国际猎手,都在试图重开狩猎之门。他们的目标是那些正在最艰苦环境下生存的岩羊、藏原羚、盘羊、白唇鹿、马鹿、野牦牛、藏羚和狼等。

今年1月,加拿大海洋和渔业部长盖尔·谢伊(Gail Shea)访华,向中国大肆推销海豹产品。

我没有见过猎杀海豹的场面。但美国国际人道对待动物协会(HIS)加拿大分会执行主任丽贝卡·阿尔德沃思(Rebecca Aldworth)告诉我,她在过去的12年间,每年都会跟踪捕猎船,实地调查和见证捕猎海豹的事实。

她向我讲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艘艘捕猎船驶近浮冰,捕猎者拿着带有铁钩的棍棒跳上浮冰,追打着海豹们,海面上顿时发出海豹阵阵的哀叫声。海豹被击昏后,捕猎者将铁钩狠狠地打入海豹的头部,然后就拖走,一些神志清醒的海豹一路不停挣扎,受伤的海豹幼崽流血窒息而亡,有的被自己的血液呛死,尚有知觉的海豹幼崽被开膛破肚。

在她播放的一段视频中,一只受伤的海豹慢慢地在洁白的浮冰上爬行、痛苦地转圈,它的身后是一道鲜红的血沟。而在猎杀现场,鲜血已经将浮冰和周边的海水染红。成千上万只的海豹被当场剥皮,鲜红的血肉成堆地被抛弃在浮冰上。

而加拿大商人向中国推销海豹制品的理由是:“中国没有动物保护法”,“可以将尚且没有动物福利保护意识的中国作为潜在市场”……

这三件事,作为记者,我都及时做了报道。

去年7月,国家林业局发出通知,进一步规范野生动物观赏展演行为。

这是一个进步。因为任何动物都不应该为了娱乐大众而遭受痛苦,特别是当这样的娱乐表演会以牺牲动物的健康或是基本生存需求为代价时,它就更不应该存在。动物表演本身就是对动物的一种羞辱,并有悖于激发大众对动物的尊重和同情心这一初衷。

但很多问题,我至今疑惑不解。在一次采访中,我在采访本上就列出了一堆问题,包括:

人与动物是不是平等的?动物有没有权利?动物种群之间,不是历来就有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机制吗,要人干什么?是谁给了人类猎杀野生动物的权利?狩猎场里的动物与其他的野生动物有何区别?狩猎真的有利于野生动物保护吗?猎杀驯养的动物变得理所当然。这是因为驯养的动物在被猎杀时的痛苦比野生的动物轻,还是人因此可以减轻自己的罪恶感?开办狩猎场来保护野生动物,究竟是国家差钱,还是投资者为了赚钱?

《动物解放》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在这美丽的星球上,每一个物种都是共同居住者、共同的主人,实际上是共同的演化者,共为地球的一部分;每个生物各取其份,不可将任何其他物种当作自己物种的“工具”,不可任意摧残凌虐,而当相惜相重……作为具有意识的人类,他必须去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命。

北京首都爱护动物协会会长秦肖娜曾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这个地球上,任何一个动物、植物都在为地球这个美好的家园贡献着。即便是一棵小草,它也是用自己的绿色装扮着世界。

几千年前,孟子就说过:“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庄子不主张人们费尽心机,设计弓箭、钩网和陷阱等各种技巧装置,用来射鸟、捉鱼和捕兽。“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

善待动物,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