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争议响水“舆论引导”经验

第一财经日报 2011-02-15 06:50:00

责编:群硕系统

随着大奔逃事件的发生,全国不少媒体聚焦响水县。但与此同时,关于“响水经验”的陈年旧账再次被网上热炒。

随着大奔逃事件的发生,全国不少媒体聚焦响水县。但与此同时,关于“响水经验”的陈年旧账再次被网上热炒。

这篇名为《沉着应对突发事件 全力做好舆论引导——响水“11·27”事故新闻协调工作的主要做法》的文章其实早在2007年底就已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以官方口吻总结了2007年陈家港化工园联化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爆炸后当地宣传部门阻碍记者采访的“成功经验”。

本报昨日下午致电响水县外宣办负责人李相全,求证“响水经验”的来源,但他没有正面回答这一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青年报》记者李润文谈“响水经验”的文章这两天也被争相传阅。本报昨日致电李润文,他证实这篇文章的确是他所写。

2007年爆炸后,李润文和众多媒体记者赶赴响水采访。李润文在文章中写道:“事故发生后,盐城市立即启动了一套禁止记者采访的应急预案,不惜采用武力威胁、软禁记者,重金收买、色相利诱等方式收买记者,阻挠采访。”

他详细记录了在响水采访的遭遇。例如,2007年11月29日,“采访结束后,记者晚上返回宾馆,在正常洗浴后,记者正在休息,几名浓妆艳抹的女子进入房间,响水县宣传部副部长极力撺掇让记者选一个,到其他房间去做按摩,被记者拒绝。”

李润文还写道,新华社记者刘兆权也有同样遭遇,前后有几拨女子进入房间要为他做按摩,最终没有得逞。

上海市新文汇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富敏荣曾经做过财经、政法记者,一直非常关注记者的新闻采访权利问题,他告诉本报记者,响水“11·27”事故中当地有组织地阻挠新闻采访事件,以及中石化操控舆论宣传油价上涨合理事件,值得新闻界和法律界高度关注。

复旦大学公共管理与国际事务学院教授唐贤兴则从“响水经验”联系到地方政府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他认为,当今的社会转型过程,伴随着大量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加上突发性自然灾害频发,给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防盗、防火、防记者”的做法恰恰说明部分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不足。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