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特稿:竞争无序层层外包的节能灯

第一财经日报 2011-04-18 08:13:00

责编:群硕系统

在呼唤相关法律监管标准尽快出台的同时,希望广大消费者擦亮双眼,切莫贪图一时的便宜,导致节能省钱的目的成为泡影。

编者按:

鲁仪诗

不少节能灯生产企业为了压低成本,降低售价,不惜大肆采用质量低劣的原材料,甚至只要灯是“亮”的就上街销售,毫不顾忌消费者利益。同时,由于长期混乱无序的竞争,节能灯市场也出现了大品牌代工、小企业傍名牌层层外包的现状,导致低价低质的恶性竞争愈演愈烈。在呼唤相关法律监管标准尽快出台的同时,希望广大消费者擦亮双眼,切莫贪图一时的便宜,导致节能省钱的目的成为泡影。

雷士照明召回82.4万只问题节能灯

初始光效未达标,涉及金额逾千万

孙燕飚

昨日,雷士照明(02222.HK)宣布,召回一款型号规格为“YPZ220/5-SFP RR E27 5W 220V 50Hz”的5W节能灯产品,而这也成为国内首例节能灯召回事件。雷士照明方面表示,本次召回涉及产品数量达82.4万只,涉及金额超过1000万元。

雷士照明董事长吴长江表示,对于事件的发生深表歉意,对于消费者的损失公司尽力弥补。据悉,凡购买上述产品的消费者,均可前往雷士照明全国各地的品牌专卖店办理免费退换货手续。

雷士照明质检技术人员表示,上述问题节能灯的初始光效只达到了Ⅱ级能效的标准,而按照国家“GB 19044-2003 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规定,高于Ⅱ级能效的就可以获得国家的节能认证,即被认可为节能产品。

上述质检技术人员指出,这次部分不符合一级能效的产品流入市场,暴露出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对灯管的一致性未能够严格控制好,使得公司的部分产品在初始光效上未能够做到完全达标。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雷士照明的节能灯产品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其他厂家代工,应该也是此次问题节能灯出现的根源。但雷士照明并没有回应该说法。

节能灯产品收入是雷士照明主营收入之一。雷士照明2010年财报显示,2010年雷士照明收入4.72亿美元,同比增长54.3%,实现净利润7134亿美元,同比增长455.5%。其中,以节能灯为主的光源产品收入达1.58亿美元,占总收入比重达33%。

细数节能灯产业五大乱象

刘琼

相对于传统照明器具效率低、耗电多,节能灯由于光效高、显色好、寿命长等特点日益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也得到了中国政府和其他国家政府的大力推广。但近日国内多省市相关机构在抽检中发现,仅约五成节能灯符合国家标准。虽然可能存在抽检样本局限性的问题,但是节能灯市场混乱在业内已不是秘密。

偷工减料 能效虚标

自节能灯能效标示制度实施以来,能效虚标成为了一个新问题。在近日北京消协的抽查试验中,24.37%的节能灯初始光效实测值未达到企业产品明示值。

“初始光效不达标的节能灯一般是原料上偷工减料,使用了伪劣的三基色粉或者混合粉等。”深圳一家节能灯生产企业的刘经理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节能灯产品相对价值低,与已经实施了能效标示制度的冰箱、空调等大家电产品不同,行业品牌集中度较低,因此,其能效标示制度的实施和监管难度肯定要大于大家电产品。”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升平说。

功率不符 偏差较大

北京市消协测试显示,72.17%的节能灯功率实测值没有达到企业产品明示值,甚至包括一些知名品牌的产品。比如省给你省牌11W节能灯,实测功率为6.7~7.9W,偏差为28.2%~39.1%;美源牌18W节能灯,实测功率为9.8~11.0W,偏差为38.9%~45.6%;更有的品牌标示和实际功率相差近一倍,比如星星之火牌18W节能灯实测功率为7.4~9.6W,偏差为46.7%~58.9%。

国家标准规定,节能灯实际消耗的功率与额定功率之差不得大于15%。

对于节能灯功率与标示不符的现象,江西一节能电器公司的曾经理表示:“一方面是线路中电子元器件质量不稳定、设计参数不合理;另一方面是企业生产管控没做好,产品出厂时也没有任何检测。”

伪节能 牺牲环保

由于一些中小节能灯企业不能很好地处理产品中汞含量问题,以及中国没有一套明确的废旧节能灯回收体系同步建立起来,导致不少节能灯企业是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比如,1毫克汞渗入地下就会造成大约360吨水及其周围土壤的污染,而一只普通节能灯平均含有0.5毫克汞。

“生产企业回收节能灯可行性很低。”曾经理告诉记者,“废旧节能灯属于危险废物,无法如一些垃圾一样自行降解,从运输到实现无害化都需要特殊技术,所耗成本太大。”

小企业多 产能分散

“2U,2.15元 ;3U,3.0元;半螺旋3.3元;全螺旋3.5元。”这是中山一家节能灯生产企业报出的价格。

“正规的厂商优质节能灯产品三五元根本生产不出来。”曾经理透露,为了压低成本,许多小企业使用早已被淘汰的卤粉或混合粉代替稀土三基色荧光粉,成本可节省0.5元~1元。另外,节能灯阻燃点是耐高温的,但许多厂家采用不阻燃的塑料配件,一只灯成本也能省下0.5元~1元,有的节能灯干脆连保险管都省了,甚至外胆石灰料、各种电子元器件等,都有可能采用不同质量的东西来压低成本。

“长期以来,中国节能灯行业处于分散而零乱的格局。小企业多,大企业少,生产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很低。”刘升平告诉记者,目前行业内有上万家企业,其中大型企业占到10%左右,中小型企业占到90%左右。

大品牌代工 小企业傍名牌

中国照明学会温先生告诉记者,“节能灯对技术要求比较高”,零件质量要好,制造工艺要严,检验手段要齐全,这些都增加了成本。很多企业去仿制,但是通常核心部分仿制不了。

据了解,由于中小企业低廉产品充斥市场,国际节能灯品牌厂家在开拓中国市场时也遇到很大压力。一些国际品牌厂家干脆将自己的品牌出租给国内厂家,由国内厂家贴牌生产、出货,而这些大牌企业在质量把控上,有时并没有那么得心应手,所以也会出现问题。

刘经理称,目前,也有一些小作坊假冒知名大牌,这些产品通常用劣质零件拼凑出劣质产品,靠低价抢占市场,一般消费者很难分辨出来。

不惜一切代价压成本,层层外包

节能灯代工游戏凸显产业困局

孙燕飚

“因为节能灯的市场价格已基本杀到厂家的底线,为降低运营风险,绝大部分大品牌节能灯厂家在销售旺季时,都会外包一些生产订单给下一级中小生产企业。”TCL照明一位中层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因为节能灯配件成本价格已基本透明化,节能灯代工厂家除收取微薄的加工费用外,额外的利润空间均来自节能灯配件原材料的选材上,适当选择一些低质低价的原材料在所难免。

“由于节能灯品牌厂家没有自己控制生产环节,加上检测环节麻烦,抽查数量有限,这是国内节能灯产品合格率长期低下的根本原因。”上述TCL照明中层说。

然而,今年以来,国内节能灯厂家还必须面对的是,稀土产品价格飞涨,导致节能灯原材料成本上涨。要拼市场,还要拼价格竞争力,这样的市场现状直接牵动着国内节能灯厂家的神经。

成本控制

上述人士还透露,自去年底开始,稀土产品价格飞涨,最高涨幅超过100%。而稀土是节能灯主要配件毛管中三基色荧光粉的主要原料,比例高达75%。导致三基色荧光粉的价格水涨船高,目前每公斤突破了550元,相比去年280元/公斤的价格,涨幅超过90%。毛管价格的涨幅也接近20%,而价格还在攀升中。

中山古镇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为了压低成本,许多小企业用起了早已被淘汰的卤粉,而采用卤粉的毛管和采用三基色荧光粉的毛管显示效果差不太多,只有两种产品放在一起才能分辨出来。

“为了赢得市场,以中山节能灯厂家为代表的生产节能产品的企业基本都是微利,不开税票才几个点的毛利空间,成为影响国内节能灯行业价格的罪魁祸首。”广东省照明协会秘书长郭修说。

记者在中山古镇灯都时代广场旁的公用厕所看到,公用厕所的管理人员也在组装节能灯灯头配件。“这是兼职,厂家定期会有人来收。”该管理人员说。

“现在市场竞争不规范,节能灯生产企业中60%以上的没有生产资质,他们不讲究技术,不执行标准,用劣质零件拼凑出劣质产品,靠低价抢占市场。”上述业内人士表示,节能灯厂家因为销售渠道稳定,只在工厂接订单发货即可,根本用不着在市场上设销售终端,所以中山古镇上也很难看到节能灯厂家的铺面。

代工游戏

“中山节能灯厂家大部分都是代工厂,主要为国内大品牌节能灯作嫁衣。”上述TCL照明人士指出,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节能灯品牌厂家给的加工费也极为低廉,所以品牌厂家对代工厂的产品质量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只要能点亮就行。

据介绍,节能灯品牌厂家负责销售、代工厂负责生产已成为全球节能灯市场的游戏规则。目前全球80%的节能灯都是中国制造,除中国以外的海外节能灯市场,80%由欧司朗、飞利浦、GE等品牌所控制。但欧司朗、飞利浦、GE等国际品牌节能灯大部分都是由佛山照明、浙江阳光、通士达等国内厂家代工。

“由于海外市场对质量要求严格,除国外大品牌外,只有少数国内品牌有机会将产品销往海外。”郭修指出,这也造成上千家的节能灯厂家都在狭小的中国市场找活路,而委外代工也成为降低产品成本和经营风险的惯用手段。

上述TCL照明中层表示,相比之下,飞利浦、欧司朗和GE等国际品牌的代工门槛要高一些,对代工厂家要求也多一些。针对出口海外市场的节能灯产品,飞利浦、欧司朗和GE等国际品牌会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也会给代工厂留出相对合理的利润空间,而产品市场价格也会比国内市场高一些。

但对于鱼龙混杂的国内节能灯市场,飞利浦、欧司朗和GE等国际品牌也会适当放宽检测标准,以更低的代工成本,获得更大的成本优势,进而获得市场价格的竞争优势。

“由于压低代工成本,飞利浦、欧司朗和GE等国际品牌在国内市场的产品订单也一样会被往下分包,进而埋下了产品质量的隐患。”上述TCL照明中层指出,相比国际品牌的代工订单,国内品牌节能灯厂家的外包订单则容易获得,而且检测标准也会放宽一些。

有时中小厂家因自身的产能局限,在订单多的时候还会继续往下外包订单,而越往下一级转移代工订单,其加工利润自然会被再次收窄。

“层层外生产的结果就是,最终生产产品的厂家,基本从加工费中已无法获取利润,自然会选择低价低质的配件,以降低原材料成本来获取利润空间。什么产品技术、产品质量标准等等,大家都心照不宣。”上述TCL照明中层说。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国内节能灯产品是否节能、是否长寿都是一个问号。”郭修说。

不同商家节能灯售价相差2~3倍

黄盛剑 曹开虎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最近走访了北京多家商场、超市、杂货店发现,不同商家销售的节能灯价格相差2~3倍,一些产品价格甚至低得离谱。

“你需要什么牌子的节能灯,我们都能提供,价格好谈。”在北京东郊批发市场百货厅3厅一商户面前,摆放着各类规格的节能灯,有U形、螺旋形还有球形,功率有3W~50W等多种规格,品牌超过10种。

以飞利浦螺旋式5W节能灯为例,在这个批发市场中,126号商户和19号商户的飞利浦螺旋式5W节能灯售价分别是12元、13元,这两家都是专门销售灯泡、插座的,而同一个批发市场中杂货店店主北京信中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营销经理梁皓杰告诉记者,其飞利浦螺旋式5W节能灯售价为16.5元。

在同一个批发市场,不同的店铺节能灯售价相差已经很大,而同样的产品,在沃尔玛、法宝等大型商场超市价格则高出很多。

记者注意到,同样的飞利浦螺旋式5W节能灯售价在北京朝阳区光华路法宝超市售价为36元,而在北京朝阳区万达广场的沃尔玛国贸店售价则为29.9元。

除了螺旋式5W节能灯,其他品牌、其他型号的节能灯在不同店铺销售也相差非常大。品牌为欧亿照明的2U5W节能灯在杂货店最低售价为3元,而品牌为欧普照明的2U5W节能灯在沃尔玛售价则为14.9元。

中国照明学会理事长王锦燧告诉本报,“5~8W的节能灯出厂价一般为9~10元,那些5~6元的节能灯质量较差,建议不要买。这些特别便宜的节能灯一般寿命都非常短。”

据王锦燧介绍,从去年开始,受稀土价格、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节能灯企业的成本大幅增长,仅今年以来荧光粉的价格就上涨了2~3倍,企业的利润被压缩了许多。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