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前查了下资料,发觉坂本龙一(Ryuichi Sakamoto)今年已步入花甲之年。岁月的确是一把刀啊,曾经多么妖娆的一个男子,如今虽微白长发依然风度不凡,终不免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一天。
我们这一批人,最早知道坂本龙一还是从《末代皇帝》的配乐开始,对他早年的三人团Yellow Magic Orchestra(简称“YMO”)其实是很晚才有所了解。至于新一代的人,大概是从《铁道员》原声唱片和那张著名的疗伤系钢琴专辑《BTTB》才知道有这么一位大叔存在的吧。不管怎么说,坂本龙一算得上新老几拨中国乐迷都受落的日本音乐人,能有这样地位的,大概也就他和喜多郎、久石让这三位了。
坂本的出碟速度历来是飞快的,近年开设自己的厂牌Commmons后,更一发不可收拾,其状况有些类似几年前的窦唯,并且因为坂本不愁生计,所以比窦唯更加肆无忌惮。
环球唱片的小李前些天送了我双碟版的坂本新作《Playing the Piano/Out of Noise》,简约主义的黑白封套似曾相识,回到家一看,原来就是他两张单独发行的唱片合成一套双碟装出版,区别在于原本的《Playing the Piano》本身容量就有双CD,与《Out of Noise》合并后曲子少了一半还多。还有,单飞的《Playing the Piano》、《Out of Noise》与合并版的封套各不相同,只是风格统一而已。
YMO虽然最近有重组,但也不过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当年那样年少轻狂的SYN-POP加颓废糜烂的东方情绪,让现在60岁的他来玩,怎么都不可能再回到从前。至于坂本现在的创作灵感和音乐情绪,在《Playing the Piano/Out of Noise》中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华丽一生的他,越来越选择十足宁静感的声音来作为表达手段,日本民族历来要么灿烂到极点,要么冲到极致的双重人格,在坂本的音乐里算是充分体现。纵向看,以前和现在的他便是一个人达成音乐上截然不同的两生花;横向看,《Playing the Piano/Out of Noise》又是他阐述今天自我的互为映衬的两生花。
《Playing the Piano》是他2009年在日本巡演音乐会的现场录音,就是简单干净的钢琴独奏,曲目来自他历年的电影配乐和招牌名曲。《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末代皇帝》、《情陷撒哈拉》、《能量流》等等自然必不可少,坂本一直热衷于将自己的这些曲子弄出些个新版本,光我能听到的它们的各类版本平均都不少于4个,到了这张新唱片,沿袭《BTTB》的做法,返璞归真来个纯钢琴演奏版。与凯斯·杰瑞特(Keith Jarrett)这样崇尚现场即兴的钢琴大师不一样,坂本的现场弹奏并没有太多的即兴发挥,每首曲子都是按照普通的长度来诠释,只是将原本曲目中的各样情绪一律转换成了平淡和舒缓。
说实话,听上两三曲,会觉得的确是身心放松,眼清目明,然而全部27首曲听一遍,很难保证不在当中某个地方神思游荡,真个睡过了去!
我个人,更觉得《Out of Noise》有些意思,他对现代电子音乐和World Beat甚至是电影原声音乐的当下理解,在这一张唱片里表现得更为透彻,而他近年致力于环保的理念,也透过《Out of Noise》得到确切和别致的传达。开首曲《Hibari》是我个人认为他继《能量流》之后最为出色的作品,带有悲怆感的曲子对于今天经历过大地震和海啸的日本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其间让人感受的宿命感并非未卜先知,而是日本文化里最本质情绪的某种流露。
在这一张里,坂本远赴冰岛,和当地的音乐家一起录制了诸多曲目,合作者同时包括了古典音乐的弦乐重奏组、电子音乐家和民间乐手,乃至在大自然环境下的田野采样,与之形成呼应。日本本土的音乐人,从小山田圭吾这样的涩谷系摇滚乐手到南都晃耀会这样的神坛演奏团体也都成为专辑的演奏者,再加上已经和坂本合作默契的奥地利电音名人Fennesz的全力参与,整张作品在简约主义钢琴为基准的基础上,穿越古今,横贯东西,编织出无数纤细敏感的音乐碎片,集成一张洋溢静态极简之美,机趣无穷的现代作品。手法完全是西洋化的现代解构,精神上则彻底秉承东方的禅意思想,只在专辑结尾曲《Composition 0919》以极速快弹的钢琴作大快活般的释放,在不对称的情绪平衡中进入声音的化境。
其实,一直想听听坂本用钢琴演奏下他的那首《禁色》,可惜没有。如果有,关于他身体里的两生花,用如此极简的方式弹出来,或许比达明的那一首更充满平静的震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