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价齐升驱动盈利增长,期间费用控制良好 公司1季度主营业务收入达8.47亿元,同比增长54.86%,净利润达1.34亿元,同比增长106.71%,EPS为0.2395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1147元。公司主导产品PVC、烧碱产销量扩大,产品价格上涨,毛利率高达34.69%,同比稳中有升;公司3月份开始煤炭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也开始贡献利润。公司1季度期间费用率控制良好,环比持平。预计1季度税收金额达4000万元以上,将在四季度确认。
电石供需紧张凸显企业一体化优势 在供需偏紧的局面下,电石将成为PVC生产的瓶颈,公司拥有煤-电-化一体化产业链,生产不受原料限制,有望保持较高的开工率成为产业转移的最终的受益者。
能源价格上涨增强公司比较优势,煤炭资源储备提升公司潜在价值 原油价格高位凸现国内煤化工产业的比较优势,在电力紧张,煤炭等能源成本攀升的影响下,电价上调势在必行。而拥有煤炭资源和自备电厂的一体化氯碱企业,将在行业成本整体提高的过程中享受丰厚的利润空间。内蒙煤炭资源整合已经拉开序幕,公司上游煤炭资源储备提升公司潜在价值。
风险提示 PVC和烧碱售价价格波动可能导致盈利波动明显;公司税收优惠政策变化可能影响公司业绩;募投项目和上游资源整合进展存在不确定性。
维持"推荐"评级 鄂尔多斯(600295)生产基地建设存在超预期可能,将进一步提升公司规模优势、降低生产成本;产品涨价预期强烈,业绩弹性突出且存在超预期可能。我们预计公司11-13年收入增长率54.97%、28.57%和33.76%,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2.67%、33.07%和31.51%,11-13年EPS为1.33元、1.80元和2.41元,维持公司"推荐"投资评级。
对于这轮行情的上涨逻辑,多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人士认为,最大的驱动因素源于供给侧,“反内卷”预期推升价格上涨,同时煤炭价格的上涨使下游电力成本提高,可能导致下游收缩供给,也带来了价格上涨的预期;需求侧,市场预计下半年财政政策发力,加上城市更新、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建设等,又带来改善预期。与此同时,在全球宏观环境复杂多变下,大宗商品关键战略原材料正面临定价重估。
稳油价让位于抢市场。
依托轨道交通形成的这张超级网络,长三角也在持续打破行政边界对资源要素流动的限制,共同打造统一大市场先行区,形成区域创新共同体、产业协同体的深层布局。
区域协同发展按下交通“加速键”。
坚持向“数字化”借力,当好内容端的“转化器”、需求端的“传感器”、体验感的“倍增器”,加快构建与新的技术环境相适应的公共文化建设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