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胡锦涛: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财网 2011-06-01 08:18:00

责编:群硕系统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0日下午就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进行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处理好市场基础性作用和政府引导推动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的关系,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营造良好环境,强化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薛澜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冯飞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

他指出,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努力掌握国际经济竞争主动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我们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在更高起点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利于我们抓住国际产业调整转移和生产要素优化重组的时机、加快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有利于我们有效吸引、集聚、整合创新资源,加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驱动。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胡锦涛要求抓好以下重点工作的落实。第一,着力实现重点领域突破,综合考虑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和特点,在统筹规划、系统布局、协调推进的同时,选择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领域进行重点突破,加快形成竞争优势。第二,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核心引领作用,结合实施产业发展规划,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加快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第三,着力培育市场需求,组织实施惠及民生的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支持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鼓励先进低碳技术应用,完善标准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为企业开拓市场创造必要条件。第四,着力深化国际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以更加有效的措施推进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更好利用全球科技成果和智力资源,支持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点产品、技术、服务开拓国际市场,支持我国企业培育国际化品牌,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形成合作发展新格局。第五,着力强化政策扶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紧紧围绕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目标和任务,建立健全科学、合理、有效的政策保障体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聚创新资源,形成发展合力。

胡锦涛强调,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国家总体部署同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规划编制、政策落实等工作协调指导,加快推进相关领域改革,遵循规律,因地制宜,努力完成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项目标任务。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七大新兴产业掘金图

在“十二五”规划中,新兴产业的发展无疑是惠及股市最重要的一环。

“‘十二五’时期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中银国际策略分析师程漫江指出,预计今年年底前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政策将陆续公布。

大同证券认为,未来5年内,七个新兴战略产业对GDP的贡献将从目前的低于2%上升到8%。在新兴战略产业中,医药、替代能源(尤其是核电)、节能汽车以及环保相关技术和产品很有可能在未来5年大幅增长。

新能源

光伏预计将是今年低碳经济板块中业绩可见性最强的板块

新能源是上轮牛市炒作的重点,市场对该行业十分熟悉。前段时间,多晶硅价格的上涨再次给太阳能股带来投资机会。而近期,燃气股在油价上涨的背景下,也大幅飙升。

光大证券不久前发布研报指出,光伏是跨年度行情,而非阶段性机会。从上半年光伏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多晶硅产业实际新增产能小于市场预期,下游需求回升必然导致多晶硅价格重新上涨。

光大证券研究员王海生指出,从业绩看,光伏将是今年低碳经济板块中业绩可见性最强、超预期概率最高的板块。在低碳经济诸行业中,光伏行业明年的增长仅次于新能源车和核电,可重点关注乐山电力。

重点公司

乐山电力:多晶硅业务弹性最高

乐山电力控股建设的乐电天威于4月起正式转产。未来,随着公司多晶硅产量的扩大,以及光伏产业下游需求的回暖,未来公司多晶硅业务毛利率将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乐电天威项目同时受益乐山“硅谷”和天威光伏产业链的支持,其核心竞争优势在于:能源成本长期来看在全国最具优势;新光经验积累,技术先进成熟;集团内部销售提供业绩保障。大股东实力雄厚,将为公司新能源业务的后续发展提供支持。

新能源汽车

从新能源汽车的细分热点看,动力电池依旧具有炒作的前景

为减少我国对石油的严重依赖,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我国必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重中之重。

从新能源汽车的细分热点看,动力电池依旧具有炒作的前景。佛山照明(000541)是锂下游上市公司的首选标的;集团拥有全产业链动力总成资产并有注入预期的万向钱潮(000559),以及将合作扩建锂电池产能的江淮汽车(600418)也值得关注。

电机零部件方面,万向钱潮、曙光股份(600303)在电机机电控方面优势明显;充电站方面建议关注奥特迅(002227)

整车方面,主要有汽车终端,宇通客车(600066)和金龙汽车(600686),他们是我国大中客市场的双寡头,在新能源客车上具有巨大优势。

重点公司

曙光股份:制造市场均占优势

新能源客车方面,2010年3月公司与南车电动车公司签订合作意向协议,共同投资组建汽车销售公司。合资后,曙光股份在东北、中部、南方都将有生产企业,完成新能源客车的完整战略布局,有利于抢夺地方政府保护特征非常明显的新能源客车订单。合作后,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率将大幅提高,预计其产品售价会较国内其他厂家有一定优势。

曙光股份下属子公司时代电动车研制的电机驱动系统、BMS及充电机等已供应奥运会、世博会及国家电网。与南车的合作将使公司新能源客车迈向一个新台阶。

节能环保

智能电网和三废治理分别是“节能”和“环保”的重点

新兴产业中的节能环保可分为“节能”和“环保”两个脉络。

“节能”的重点将是智能电网,目前正在编制的能源行业 “十二五”规划,已将发展智能电网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有数据称,未来10年,我国在智能电网建设上的总投资将接近4万亿。

从行业研究的角度看,智能电网建设重在远距离输电和配电网,重点关注设备龙头中国西电(601179),电网自动化领域龙头积成电子(002339),高压变频器行业龙头合康变频(300048)等。

“环保”的重点将是三废治理。目前,废水治理行业发展平稳,可重点关注中西部等地区公司,如重庆水务(601158)、污水处理企业碧水源(300070)、废气治理企业龙源技术(300105);固废处理企业桑德环境(000826).

重点公司

中国西电:智能电网龙头

公司主营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高压开关、变压器、电抗器等产品,是国内唯一一家具有一次设备成套生产能力的企业。

目前,公司加强了内外产业链整合力度,以西整公司为基础打造公司电力电子产业发展平台;与国电南自(600268)成立合资公司,开展智能组件及电子式互感器的研发制造。另外,公司还努力开拓海外市场,海外订单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

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行大规模智能电网建设,公司将受益于特高压变压器和开关设备的需求。

新一代信息技术

热点主要出现在物联网、云计算、地理信息产业

在七大新兴产业中,“信息网络”换成了“新一代信息网络”。

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遥感、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等,行业热点呈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在中长期受到关注的物联网产业链,个股有新大陆(000997)、远望谷(002161)、同方股份(600100)等;二是未来3年备受期待的信息技术革命云计算,相关个股有东华软件(002065)、华胜天成(600410)、中国软件(600536)等;三是未来一段时间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国内最大的电子地图提供商四维图新(002405)值得关注。

重点公司

四维图新:GPS国内老大

四维图新是我国领先的导航电子地图和动态交通信息服务提供商。公司拥有世界先进的导航地图制作核心技术以及十余年的导航地图生产经验。

四维图新在导航电子地图市场占据垄断地位。2009年公司在车载导航前装导航市场、GPS手机市场和PND导航市场分别占据69.1%、64%和19%的市场份额,优势显著。

公司最大看点是在导航消费市场,包括车载导航市场、手持导航市场。公司处于GIS产业链的上游,上游的高附加值和公司在竞争中形成的寡头垄断地位,将保证公司从GIS下游需求的爆发中受益。

生物

生物医药将依旧是“生物”产业主要热点

新兴产业将“生物医药”扩大为“生物”。生物产业囊括了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和生物环保等多个领域。

从行业的成熟度来看,生物医药依旧是主要热点。生物医药的发展有三大领域。一是基因工程,如重组蛋白的龙头公司长春高新(000661)子公司金赛药业、国内生物药龙头企业双鹭药业(002038);二是单克隆抗体药物,如丽珠集团(000513)、健康元(600380)等;三是疫苗行业,相关个股有天坛生物(600161)、华兰生物(002007)等。

重点公司

智飞生物(300122):民营疫苗龙头

公司所属的行业是生物制品中的疫苗行业。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和预防保健意识的普遍增强,未来我国二类疫苗市场将迎来较大发展。

公司目前公司自主产品众多,最近3年公司疫苗产品销售量分别占我国二类疫苗市场10.99%、11.13%和10.78%的份额,在民营疫苗企业中排名第一。公司拥有强大的营销网络和优秀的研发实力,营销体系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公司目前拥有研发人员68人,拥有发明专利6项,正在申请的发明专利6项,非专利技术19项。

高端装备制造

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卫星等高水平装备产业将受益

之前,由于我国装备制造业存在诸多问题,市场对高端装备制造并不关注。如今,高端装备制造作为新兴产业被政府提出,有望在未来涌现出一批黑马。

从细分行业看,高端装备制造主要指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卫星以及数控机床、高速铁路等高水平的装备产业。其中,高铁和海洋工程方向的装备制造最受关注,中国北车(601299)(601299)和中国南车(601766)最为受益。

另外,海洋装备将成为未来5年国家战略的一大重点。我国海洋油气开采相对薄弱,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在开发设计、勘探开采、工程配套等环节上,分别看好上海佳豪(300008)、杰瑞股份(002353)、海油工程(600583)、中海油服(601808)、巨力索具(002342)、中集集团(000039)等。

重点公司

中集集团:三大业务三足鼎立

中集集团积极进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近期公告拟以7500万美元价格收购海洋工程移动式钻井平台全球领先设计商F&;;;G公司75%的股权。此外公司已完成对国内最大海工制造企业烟台莱佛士的收购,持股比例为50.01%;并持有全球第三大海洋平台钻井系统供应商香港TSC海洋集团9%的股份,烟台莱佛士持有TSC8%的股份。

中集集团初步进入了以物流装备、清洁能源设备、海洋工程设备三足鼎立的新时代,成为国内最大海工装备制造企业之一。

新材料

高端产品目前仍依赖进口,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由于新材料的研究以及规模化对国家的军事、工业以及环境的提升有很大的助益,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均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新材料的研究。

目前,国内化工新材料整体市场自给率约为40%。现阶段,国内中低档产品基本实现国产化,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从新材料的细分看,三个领域的公司值得关注。一是行业技术壁垒较高、下游空间广阔的上市公司。如工程塑料行业龙头金发科技(600143)(600143)和普利特(002324);聚氨酯行业的烟台万华(600309)和红宝丽(002165);有机硅龙头新安股份(600596)和宏达新材(002211);高性能纤维领域的国内领先者烟台氨纶(002254)等。

二是受益国家政策支持的节能环保、新能源领域龙头企业。如杉杉股份(600884)、江苏国泰(002091)、雅克科技(002409)、鲁阳股份(002088)、三维丝(300056)、回天胶业(300041)和博云新材(002297)等。

三是自身具有技术壁垒、并且未来下游市场繁荣的精细化工中间体类上市公司,如永太科技(002326)、联化科技(002250)和天马精化(002453)等。

重点公司

回天胶业:受益高铁建设

公司本部定位于汽车、高铁、航空等用胶市场,目前拥有有机硅胶和聚氨酯胶等多条生产线。目前,公司高铁聚氨酯胶订单1500吨,占整个高铁用胶市场的10%;公司在汽车维修市场用胶占30%,未来这块市场主要随下游需求增长而增长,而公司在汽车制造用胶市场份额仅占12%,大部分市场由汉高等国外大公司所占领。但公司已经与神龙汽车公司进行合作,未来如果合作顺利,公司将在汽车制造用胶市场取得大的突破。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上海九大新兴产业规模今年欲破万亿

上海探寻经济发展新增长点的“成绩单”将再传佳音。昨天,上海市经信委总工程师马静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新兴产业合作与发展推进会”上表示,目前上海重点发展的新能源、先进重大装备制造等九大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今年产值规模有望突破1万亿元。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海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65.73亿元,增长20.4%。

马静进一步透露,今年上海市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领域还将进一步“扩容”。“目前我们正在加快编制节能环保和民用航天领域的行动方案。”

据介绍,继去年增加了智能电网、物联网、云计算这三个重点发展领域之后,今年上海将尽快发布上述两项行动方案,实现与国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面对接。马静表示,上海在推进节能环保和民用航天领域,将分别重点发展高效节能装备、先进环保设备、节能环保服务、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卫星应用等。

目前,上海市已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成立新能源、新材料等5个创投基金,并在新一代信息、生物两个领域推出了首批12家合作基金,重点投向早中期企业。

马静表示,下一步,上海还将加快吸引一批国内外优势企业落户,争取跨国公司在沪设立总部、研发中心和先进制造基地,继续支持国内、外优势企业来沪参与开放式重组,整合和盘活现有产业资源,并将进一步扶持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发展。

与此同时,为了加快解决新兴产业技术分享、商业模式、融资渠道等问题,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高新技术创新发展中心”与“国际工业和信息促进中心”将落户上海。马静进一步表示,“国际工业和信息促进中心”的落户,不仅解决技术分享和商业模式创新等问题,还将与国内金融机构联合,为有潜力的公司提供金融支持,确保相关企业的新兴技术得到有效的市场转化。

◎未来10年最大机会出自新兴产业

从美国股市历史来看,每一波牛市背后都体现出蓬勃发展的行业。鹏华新兴产业拟任基金经理陈鹏认为,产业基金就是从这些股票里面选择股票。这样一个规律在中国股票市场也存在。

九五期间,国家曾经提出一个十大支柱产业,包括汽车、钢铁、房地产、有色等。通过分析“九五”之后包括“十一五”期间这10年里A股历年表现最佳的行业,我们发现,2002年是汽车地产,2003年是钢铁汽车,到2007年则是煤炭有色,这些年里面每年表现最佳的行业其实跟这十大支柱产业有非常高的重叠性,从A股市场的历史表现看,从行业角度来选择股票或者选择表现最好的行业,在中国股市上可以行得通。中国经济经过20年的成功发展积累了大量财富,也积累了大量闲散资金,它们需要新的投向,中国经济也走到转型拐点。未来10年我们需要一个新的投资方向、新的消费方向,这是我们投向新兴产业最初的初衷。

在上世纪90年代科网股泡沫过程中,从1994年到2000年一共6年时间里,相关指数一度翻了12倍,我相信这个阶段对投资者是有意义的。市场上有很多不同的投资策略、投资模式,新兴产业投资只是其中一个。如果我们站在1994年这样一个起点的时候,新兴产业基金就是要抓住这样一个兴起的产业,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这个泡沫里替投资者赚来最大利润。其实不同市场环境需要不同投资类型,不同投资策略适应不同投资环境。

陈鹏表示,新兴产业投资跟成长股投资逻辑是一样的,我们选择标准或者考量方面没有太大不同。无论是新兴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公司也好,往往处于发展初期,不能十全十美。同时,新兴产业基金在众多基金产品里面是一个高风险的产品,越是风险高的资产,越是要把风险控制放在首位。以期货市场为例,任何一个进入期货市场的投资者第一个决定的不是要怎么挣钱,而是怎么止损。高风险市场上什么东西最重要?新兴产业基金作为一只股票型基金,除了和所有股票型基金有共同风险特征之外,还有一些独有风险。相对于全市场基金来说,新兴产业基金的投资范围相对比较窄,新兴产业投资大量依赖对新技术、新模式、新市场的判断,同时新兴产业的估值变化相对比较剧烈。下一个10年一定是新兴产业出现在中国经济舞台上的10年,我们已经看到过去出现的泡沫,我们会争取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来源:今日早报)

◎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再扩容

今年上海市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领域还将进一步“扩容”,聚焦“9+5”个重点领域,节能环保和民用航天领域将纳入。

在昨日召开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新兴产业合作与发展推进会上,上海市经信委总工程师马静透露了上述消息。

在这14个领域中,“9”是指2009年开始启动的高新技术产业化9个重点领域,包括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5”是指2010年新启动的智能电网、物联网、云计算,和今年即将启动的节能环保、民用航天等5个领域。

眼下,智能电网、物联网、云计算三个领域的行动方案已发布。

“新增的节能环保和民用航天领域,目前正在抓紧制定行动方案。”马静说,这两个领域,上海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装备、先进环保设备、节能环保服务、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卫星应用等。

从9到“9+3”,再到“9+3+2”,对上海在其间的抉择,马静说,在高速发展了十多年后,上海的资源约束趋紧、商务成本趋高、环境保护趋严,此种条件下发展知识密集度高、资源消耗量小、带动作用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上海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马静表示,2010年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9个领域产业规模达8859亿元,2011年预计将超过1万亿元。另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上海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65.73亿元,增长20.4%。

对比可发现,2010年9月国务院确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后,上海进行了细化聚焦,比如高端装备制造就细分为先进重大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民用航空制造三大类。而节能环保领域并没有立即进入,直到今年才开始制订方案。

上海市体制改革研究所副所长郑韶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是制定科学规划。上海的新能源汽车当初就因为缺少规划,贻误了发展时机。

郑韶告诉早报记者,目前上海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最主要的问题是资源分散、力量不够。“认准了的产业,就应该全力支持,集中来发展,无锡能够成功发展物联网产业就是这样做的。”

郑韶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靠创新驱动。但是上海推动科技创新的传统一直是优先支持国企,资金撒了胡椒面,结果成绩并不明显。因此新一轮发展过程中,政府只要制定政策、尽到服务的责任就行,不要包办。

(来源:东方早报)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