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A股借题发挥:欧洲"拉肚子"西药"跑涨停"

金融投资报 2011-06-08 08:16:00

责编:群硕系统

进入6月后,包括光大证券、国信证券、大同证券和兴业证券等研究机构,都发布研报提示医药股估值已经“接近绝对低点”。

“应该是市场谣言,我们没有涉及该类药物的生产”、“现在连疫情的源头都没有发现,也谈不上我们生产的药能不能治这种病”——伴随着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在欧洲的肆虐,昨日下午,本报记者联系了5家A股医药类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并未有相关药品能够治疗该病症”。与此同时,昨日A股市场的医药股,却借势发力,趁机大幅上涨,吸引了不少“眼球”。

多家公司撇清关系

公开资料显示,感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可引发致命性的溶血性尿毒症,可影响到血液、肾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该型病菌引起的疫病从2011年5月中旬开始在德国蔓延,并且疫情继续扩散,截止到5月29日,已有10人死亡,另有数百人感染。此外,包括瑞典、丹麦、英国和荷兰在内的多个国家均已报告感染病例。但迄今为止,医学界并未确认造成该病症的最终源头。而在中国,亦未出现该病例。

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昨日医药股依然出现集体飙涨:鲁抗医药涨停,西南合成涨停,永安药业上涨7.48%,丰原药业上涨5.92%,西药板块受此带动其指数涨幅也达1.23%。不过,在医药板块集体上涨的情况下,目前却并无一家医药类上市公司公告其生产的药品能治疗上述病症,而在昨日记者的采访中,亦未获得一家上市公司的认可。

鲁抗医药证券代表包强明表示:“并未获得该消息”,而西南合成证券代表任秀文告诉记者:“关于公司的药物能够治疗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传闻是谣言。尽管公司有抗生素药物的生产,但是抗生素药品众多,如果没有确定哪一类抗生素药物能够治疗该病症,那么不能够判断是否包含了公司的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医药股趁乱发威的状况,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如上海从容投资的“医疗基金”经理姜广策就在其微博中表示:“欧洲人吃坏肚子,A股的鲁抗涨停,莫非鲁抗的抗生素能出口到欧洲拯救世界?咱这个市场的资金缺乏科学素质,但想象力超级发达。”

介入抗生素股需谨慎

事实上,国泰君安(香港)在6月3日就曾经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并未发现有生产能治疗该病症的中国医药公司。该报告称:“近日,欧洲爆发大肠杆菌疫情,并从德国扩展至欧洲多国,到目前为止,感染人数超过2,000 人,死亡18 人。该疫情是由一种新型具有超级毒性的大肠杆菌引起的,该新型菌株携带多种耐抗生素的特异基因,致使其难以治疗。该细菌感染会导致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是 其高致死率的原因。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可由eculizumab 进行治疗,该药物由德国Alexion 制药公司(ALXN US)生产,我们暂时未发现有相关中国公司生产。”

对于上述病症的发展趋势,国泰君安称:“传染病的流行,往往带来医药股,尤其是抗生素生产企业估值提升的机会。但是,我们认为,此次大肠杆菌疫情将不太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传播。主要原因是:第一,大肠杆菌主要存在于消化道内,主要通过粪便传播及人与人之间非常亲密的接触传播。感染者主要是使用了被粪便污染的食物或者饮用水而被传染。第二,大肠杆菌非常容易被杀死,60℃下30分钟或者100℃下5 分钟都可以将大肠杆菌杀死。”

另一方面,尽管有分析人士认为,抗生素药物由于被认为可以治疗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因此涉及抗生素药物生产的鲁抗医药和西南合成涨停,并非没有道理。但国泰君安在上述报告中却有不同看法:“抗生素生产企业都将受到国家限制抗生素使用及基本药物降价的双重影响。这次抗药性大肠杆菌疫情的出现,将可能进一步促使国家对抗生素使用的限制范围和用量,对这些企业的影响可能是雪上加霜。不过我们也认为,医药行业长期将受惠于老龄化、城镇化、政府投入增加、居民消费能力提升等多重因素,长期以来发展前景向好。我们也认为,近期对传染病的报道,将有可能对医药行业估值的恢复有帮助。”

配置低估值更靠谱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医药股昨日的上涨确有空穴来风之嫌,但是鲁抗医药和西南合成的涨停,却是在医药股估值被低估的背景下出现的。记者注意到,进入6月后,包括光大证券、国信证券、大同证券和兴业证券等研究机构,都发布研报提示医药股估值已经“接近绝对低点”。

光大证券就直言不讳地表示:“我们判断医药股已经离底部不远,最大下跌幅度在10%以内,少数个股已经进入价值投资区间。”

在个股选择方面,光大证券认为6月份应该关注中报业绩,寻找错杀标的,6月份重点推荐汤臣倍健和科伦药业。 大同证券则表示:“医药板块最佳的投资时点已经明确,建议投资者积极配置具有安全边际、成长性明确的云南白药、天士力、恒瑞医药等一线股,近期跌幅较大的上海医药也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中投证券建议:“重点配置完成股权激励后有较强业绩释放动力的爱尔眼科和人福医药;创新药获批的恒瑞医药;核心竞争力突出、估值开始有吸引力的鱼跃医疗;防御性突出的云南白药。”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