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升值双面:购买力上升套利空间收窄

第一财经日报 2011-06-17 02:00:00

责编:群硕系统

还记得在2010年四五月份,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经常以每天上涨1~2个基点的幅度刷新数月以来的高点,这不禁让人怀着忐忑的心情猜测,在维稳近两年后,人民币可能要重启升势。

还记得在2010年四五月份,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经常以每天上涨1~2个基点的幅度刷新数月以来的高点,这不禁让人怀着忐忑的心情猜测,在维稳近两年后,人民币可能要重启升势。央行在2010年6月19日宣布重启汇改,到今年这个时候,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从6.83到6.48,升值约5.4%。

人民币汇率随着通胀、热钱、中美贸易摩擦等话题一起,一直被国内外密切关注着,最近,人民币对美元在6.48附近盘整,海外却出现了一些看空人民币的声音。然而,人民币汇率何去何从尚不可预知,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人民币重启汇改的这一年里,汇率变化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地发生着。

在美国生活成本无形中下降

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让近两年在美国和中国生活过的人感受到生活成本的差异逐渐拉大。

在美国生活的潘先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近几年美国超市商品的价格几乎没有上涨,再加上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这等于在美国的生活成本相对地下降了。潘先生2008年自美国回到国内,2010年下半年又去美国工作,目前又回到国内,所以对两地的生活成本感受非常真切。

潘先生说:“2007年的时候,美国超市里一盒牛奶卖3.99美元,今年这个价格没有变,但国内的物价是上涨的,同时美元相对人民币又在贬值,那么我在美国的生活成本肯定是下降了。”

不仅是牛奶,包括饮料、蔬菜水果等,由于美国通胀不明显,还有人民币的升值,都让人感觉,在美国的生活成本在下降。

在美国购物更有竞争力

美元相对贬值,使中国内地人在美国生活有更便宜的感觉;那么反过来,人民币的升值,也成就了我们更为强大的购买力。

在记者监测新闻的近半年,《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推出过几次体现中国消费者成为欧美奢侈品消费主力军的稿件,虽然这与中国的财富增长有关,但人民币购买力的增强也是其中一个因素。

有出国旅行的人士很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帮人代购。在美国的一些奢侈品店,也已经适时地专门配备了懂中文的服务员。

有中美两国生活经历的王先生说,随着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以及美国刺激消费的措施,他觉得在美国购物的吸引力已经开始超越香港。他说,由于美国需要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商场的打折季比金融危机前长了不少,再加上人民币重启汇改后对美元升值,这使得美国购物的价格优势明显。

外贸企业签合同重点关注汇率

人民币重新升值带来的,不仅是中国消费者在国外强大的购买力,与汇率关系紧密的贸易活动,自然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从事服装出口贸易工作的杨小姐告诉记者,原来客人打过来部分款项就会发货,现在不行了,过上个把月,汇率变化就会带来损失,必须钱打齐了再发货。杨小姐称,人民币升值,同时使产品报价上升,这可能让客人有心理落差——因为最近几个月,原材料价格回落,特别是棉价回落得明显,外面的客人满心欢喜地觉得产品价格会降低的,但往往忽略了汇率这一重要因素。因此,在最近的合同中,他们都会说清楚,现在的价格代表的只是一个当期的汇率,到时候多退少补。

但汇率也造成了一些企业贸易活动的负担,造成很多外贸生产型企业的重新洗牌。

失去了套利机会

招商银行的分析师刘东亮对记者指出,整体来看,出口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得较快,能消化相当一部分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不过,与重启汇改前后相比,之前企业对汇率有个稳定的预期,之后又对人民币未来的变化忧心忡忡了。

他还说,人民币重启汇改后,有更多贸易背景的企业来询问套利机会的问题,但其实机会不如汇改重启之前好了。

2009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然维持稳定,不过由于海外无本金交割远期(NDF)市场存在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即NDF市场的人民币更贵一些,这导致了一个无风险的套利空间,那时候,企业可以在境内远期卖出的同时再从境外远期市场买入一笔美元兑人民币,这可以获得不错的无风险收益。

但这样的套利空间,在人民币重启汇改之后,境内外远期的价格开始收窄,这意味着套利空间的收窄。特别是最近,境内外远期的价格倒挂,即与境内相比,NDF市场上人民币要更便宜,这并非套利的良机。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