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导读===
主力动态
华夏基金副总微博言见底 王亚伟带头齐加仓 | 市场涌现新一轮增持潮 动机常出于三类
===本文阅读===
水泥股引领大盘午后反击 沪指震荡收星
隔夜美股收高,国内消息面来看,全年通胀控制线或上移至5%,紧缩货币政策或接近尾声;2010年地方政府债务逾10万亿元,但未超出偿债能力。今日两市股指小幅高开后震荡走低,近几日领衔反弹的“航母”概念、保障房概念相关板块全面回调,另外银行、石油等权重板块继续承压,但早盘有色板块的全面崛起对大盘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另外酿酒、电子板块表现较好,两市维持震荡格局,临近早间尾盘两市股指出现下行趋势。午后开盘,两市短暂企稳后后便再度下探,但13:30过后,早盘领跌的水泥板块异军突起,塔牌集团(002233)、西水股份(600291)、青龙管业(002457)等多股出现直线拉升,而家电、房地产等具有保障房概念的板块也随之崛起,共同带动市场做多热情,两市加速上扬,深成指率先翻红,两市上演绝地反击,临近尾盘两市冲高后有所回落。
截至收盘沪指报2759.20点,涨0.97点,涨幅0.04%,成交额1049亿。深成指报12047.09点,涨20.80点,涨幅0.17%,成交额759亿。盘面上看,水泥建材、有色、酿酒、通讯、家电等板块涨幅居前,航天航空、农林牧渔、石油、银行等板块表现疲弱。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虽然CPI可能于未来1-2个月见顶,但全年通胀水平突破4%的可能性仍大,货币政策放松幅度有限,在央票利率不断走高的情况下,仍不排除7月央行再度加息的可能,大盘蓝筹股整体表现将受制约。不过,中小市值品种走势偏强,一方面是技术超跌后有强烈的反弹要求,另一方面是在资金有限的背景下,市场更青睐业绩稳定增长小盘股,预计近阶段场内个股行情会显得比较活跃。
加息恐慌再袭来 当前最佳策略曝光
临近上午收盘,媒体爆出消息称,一年期央票收益率连续第二周走升,加息信号日益明显。考虑到6月CPI或超6.2%,市场普遍认为7月将加息。受加息预期陡增的影响,大盘在早间尾盘急速下跌,并一度跌破2744点附近的重要支撑。考虑到大盘和很多个股短期超买,加之消息面的压力,我们认为大盘短期将延续震荡。不过,考虑到中期上涨趋势不改,我们建议投资者执行高抛低吸的策略,要抓住二次进场的机会。(广州万隆)
主力险恶意图全面暴露 勇敢低位回补
7月加息预期加重,让午后大盘加大了震荡幅度。沪指一度下跌超20个点,但很快就在水泥等前期强势股的急拉下反弹了回来,目前沪指下跌10个点。大盘的每次下跌,都能很快出现明显反弹,说明有强大资金持续低吸。邪恶的主力资金就是要通过震荡,让对未来行情不坚定的投资者及时的出局,以便获取散户手中的廉价筹码。相应,投资者在回避高位风险的同时,一定要在恰当的时候勇敢低位回补,不要被市场的短期震荡吓倒。(广州万隆)
重大机会正靠近 大盘回调2700是机遇
临近上午收盘,沪指跌破2744点附近的近日重要支撑位,为沪指回抽2700点提供了可能。2700点是沪指实现中期逆转的关键点,沪指回抽该点位,将是绝佳的加仓机会,超跌的中小板成长股及中报预增股为我们关注的重点。总之,重大机会正在靠近,大盘回调真的是机遇,投资者需要有心理准备。(广州万隆)
新一轮牛市应具备的条件!
万隆证券网保障房概念股持续发酵,水泥、地产板块加速上攻,其他板块纷纷跟进,两市股指震荡上升翻红。水泥、有色金属、酿酒等板块涨幅居前,汽车、石油、银行等板块下跌。常铝股份、凤竹纺织、鲁丰股份、新赛股份、华西村等涨停。
光大证券认为,一个月之内市场至少见到中期的底部,而更大的概率是,这一底部的级别会更高,与2008年市场底部级别一致。可见的是,目前达到的最低点在0.65左右,远低于2008年最低的0.85左右。情绪在此位置的成功见底,不仅意味着阶段性底部的确立,更可能意味着更大级别行情的底部确立,这种级别至少跟2008年的1664点是相同的,新一轮牛市或许就此开启。
行情的陷阱与机会越发清晰了
股市如期进入到一个再度缩量和振荡的过程,这是源于初期的放量是带有场外躁动与自救欲望,并不是歘嘎那外最近持续入市,因此底部都有一个放量后缩量,再持续放量才成底的过程。
目前要点就是看量能能否持续,那么首先要想到的就是之前撤出观望的资金,其次是场外进行其他投资的资金,尤其是那些股市资金流出后进入类似债券回购等固定收益市场的资金能否回流股市,如果这部分资金空翻多,那么必然会带来好的效果。比如说基金,股票型基金之前的平均仓位已经降到了80%之下,如今以目前近9000亿元的股基规模来看,20%的资金就是1800亿元,而扣除机动资金,应该能够在1300亿元之上。此外社保与险资,也有不少的资金,这些是市场未来成交量支柱的关键。而很多股民说,基金仓位快速回升是利好,对此玉名的观点是,其回升慢一些才是利好,否则快速将子弹打光了,股市外围资金又没有回流,那么股市很容易急涨后的急跌,这对股民反而不利。
而玉名认为的关键是那些股市流出的资金如何回归股市,这才是比较标志性的要素。A股已经经历了1年多的资金向外流出,一度让沪深两市成交量连1500亿元都达不到。缩量体现的最关键要素就是市场赚钱效应的不足,资金都是逐利的,如果长期不赚钱自然就会流出,所以说判断股市强势和底部与否就是看资金能否持续投入到股市中来,制造源源不断的赚钱效应。换句话,如今来看,楼市已经陷入到调控后的低迷期,金银的大牛市也进入休整期,唯一火热的就是钱荒带来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毕竟年化50%以上的收益率对大资金吸引力太强了,大家想象一下这几年来公募基金冠军的年化收益率不过才20~30%而已,那么突然有一段时期无风险套利的机会,谁会不动心呢。所以玉名认为,固定类收益率产品大跌,或者说SHIBOR利率大跌之时,就是股市真正的底部之时,届时大量的资金你就是不请,也会主动回流到股市,而这些资金只要回来,股市上涨是很容易的事情,而这些资金回流的示范效应也会让市场进入到赚钱效应和新增资金的良性循环。
因此股民要明确两点,首先,如果要想形成中期底部,初期反弹一定不会太快,而且会有反复,历史上998、1664点底部也是如此,会有一个反复夯实,给予场外大资金持续进入的机会,如果是持续逼空的走势,那么就必须持续放量,1000、1500、2000、2500、3000亿元,最终因为资金无法维系而崩溃,这就是2010年国庆行情走势,所以初期反弹越强,后面必然是新低而不是底部,反之初期反弹越磨蹭,后面反弹的时间越长,这才是大资金运用的迹象。
期指"空翻多"迹象明显 建议小幅获利后离场
股指期货一反常态,强于所有商品期货在上周连续走出双长阳线,将股指期货重新拉回3000点关键整数关口,连续突破10日、20日、30日均线,空翻多迹象较为明显。
一直饱受通胀压力之苦的投资者终于在近期得到缓解,由于国家发改委近期称未来通胀可控,而温家宝总理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也表示,中国物价水平处在可控范围,在这些消息的影响下,股指期货出现了报复性反弹。
从中金所的持仓数据看,前20席位的净空单量降至2246手,创出2011年以来新低,前5和前10名的空单量也出现了今年的新低。空头的减持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股指放量上冲的原因,从目前趋势来看,多头氛围较为浓厚。
从技术分析上来看,前期下跌趋势已经被完全打破,在低位可以择机转换思路轻仓做多IF1107,由于现阶段并不具备大规模上涨的因素支撑,建议小幅获利后即可止盈离场。(北京晨报 张雷)
华夏基金副总微博言见底 王亚伟带头齐加仓
抄底反弹 华夏基金季末反攻
就在上周二华夏基金副总经理张后奇直言见底之后,市场已经连续走出"五连阳"。而在本轮触底反弹中,华夏系再次"抄底"成功,上周"华夏一哥"王亚伟带头加仓,华夏系20只基金平均仓位较前一周都有上升,但仍略低于一季度末的水平。
而昨日华夏基金公司官方微博披露了旗下三位基金经理的后市观点,华夏优增基金经理巩怀志明确表示市场跌破2700点后进行了主动加仓;整体来看,其后市态度谨慎乐观。
王亚伟领衔进场抄底
上周二,华夏副总经理张后奇微博表示"个人觉得真的见底了"。尽管其强调仅为个人观点,但却无改华夏系上周以王亚伟为首的基金经理进场抄底。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仓位统计数据显示,上周华夏系6类共20只基金,共11只加仓,并整体呈现增仓态势,加仓0.42%。4只基金加仓超过2%,其中王亚伟管理的华夏策略大幅加仓6.10%,此外中信双利加仓3.49%,华夏希望A加仓2.97%,华夏稳增 加仓2.09%。4只基金减仓超过1%,华夏回报2减仓最多为4.09%,华夏经典配置减仓2.40%,华夏优增减仓1.25%,华夏回报减仓1.20%;其余5只减仓基金减仓比例均不足1%。而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则依然是华夏系主动管理型基金中仓位最高的一只,上周末其股票仓位为88.24%。
5只华夏系股票型基金尽管上周加减仓动作幅度不大,但整体仓位仍达到82.12%。最高的华夏收入股票仓位为83.06%,华夏复兴为82.91%,华夏盛世82.79%,华夏行业82.12%,华夏优增79.68%。
2只配置混合型基金集体加仓。除王亚伟管理的华夏策略大幅加仓6.10%至73.99%之外,华夏稳增加仓2.09%至75.91%。两只基金平均仓位为74.95%。
5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上周末平均仓位为77.95%,5只基金仓位分化较为明显,华夏经典配置和华夏成长 上周末仓位均不足70%,分别为68.14%和69.48%;而华夏大盘和华夏蓝筹 、华夏红利仓位分别为88.24%、82.26%、81.66%。
二季度仓位整体略降
金融投资报记者统计了华夏系基金二季度仓位整体变化情况。与一季度末相比,除股票型基金仓位稳中略升之外,配置混合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水平尚略低于一季度。
一季度末,5只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为82.00%,略低于上周末82.12%。其中华夏优增、华夏收入分别加仓5.59%和4.68%,而华夏复兴则明显减仓,将原本高达92.45%的股票仓位降至82.91%,减仓近10个百分点。
2只配置混合型基金一季度末平均仓位为76.89%。其中华夏策略仓位较一季度末的76.72%下降至上周末的73.99%。华夏稳增仓位则微降不足2个百分点。
5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一季度末平均仓位是79.20%,较上周末略高出不到2个百分点。其中仅有华夏成长目前仓位高于一季度末,增幅近4个百分点;其余四只均较一季度末股票仓位有所降低。华夏大盘一季度末仓位超过90%,为91.04%,同时也是其成立以来季度末公布的第二高仓位;但二季度市场情况并不如意,王亚伟在一季报中所期待的"股市在上市公司良好业绩的带动下,有望出现小幅上涨"的场景并未出现,因此小幅减仓。此外,华夏经典配置减仓2.72%,华夏红利减仓2.85%,华夏蓝筹减仓2.15%。
微博披露操作动向
从上周二至本周一,A股市场已经走出"五连阳"。
昨日,华夏基金官方微博披露三位基金经理后市观点,以及操作动向。下半年通胀见顶、CPI回落成为共识,但除基金兴华基金经理阳昆"对于下半年政策放松将带来行情的观点持谨慎态度";而华夏优势经理巩怀志和华夏复兴基金经理程海泳则相对乐观。
华夏优增基金经理巩怀志判断"通胀很有可能在6月见顶,CPI在摸高5.9%-6.2%后可能进入逐渐下滑区间。从投资角度,6月有可能是股市压力最大的一个月,倾向于认为是底部区域,市场跌破2700点后其基金进行了主动加仓,配置更加多元化:除战略性新兴产业外,还看好保障房和水利以及供给端受限制的行业如水泥等。"
华夏复兴基金经理程海泳认为"目前A股估值处于较低位置。按照今年盈利预测。2700点对应市盈率14倍左右、历史上低点如2005年1000点、2008年1600点对应市盈率是13倍左右。目前估值接近历史底部水平,基本面好于上述历史低点,风险收益比较有吸引力。通胀压力下半年缓解和市场实际利率有效下降将成为市场反弹催化剂"。
基金兴华基金经理阳琨"对中国经济整体增长潜力还是比较乐观的,但经济增速下降过程也是不可避免的。CPI在6月份达到高点之后回落毋庸置疑,但回落跟消失是两个概念,特别是目前CPI从食品领域向非食品领域传导,下半年回落趋势没有问题,回落幅度则需要观察。对于下半年政策放松将带来行情的观点持谨慎态度"。 (宋双 金融投资报)
市场涌现新一轮增持潮 动机常出于三类
6月以来,市场虽然依然低迷,但大股东增持的现象日益增多。据Wind统计显示,6月初至今,A股市场共有12家公司获大股东增持,合计增持约8906万股,涉及金额将近12.27亿元。东方海洋、东方电气、中国卫星、鄂尔多斯、美盈森均出现大股东增持的现象,尤其是民生银行,大股东史玉柱累计多次增持。
针对大股东增持的增多,有业内人士分析:"随着股价下跌,大股东增持意愿在增强,通常来说是股票相对进入低位的信号,但资本市场走势受预期和资金面供给的影响比较大。对于资金供应,短期紧张的局面会在7月初略有缓解,但中期因为通胀是政府关注的核心焦点,因此资金面年内都不会松。而关于企业的盈利预期,感觉盈利增速上的亮点相对不多,估计不会太乐观。因此,短期大股东增持的增加,还不足以导致市场出现大幅反弹。"
而另有分析认为,从逻辑上讲,大股东对自己公司真实价值更加清楚,增、减持行为很可能代表着他们对自己公司股价是否被市场低估或高估的态度,因此市场也会随机而动。根据经验,增持上升、减持下降通常会预示着市场在底部出现拐点。而增、减持的上市公司家数占全部上市公司的比例是很小的。从宏观上看,我国经济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还需要时间解决,经济短周期向下的趋势不容易转变;从微观上看,大盘股、小盘股的估值差异仍然很大,还有很多股票并没有像市场整体估值看起来那样便宜。出现大面积大股东增持的可能性较小。
记者注意到,从历史上来看,大股东增持的动机常出于三类:一是股权之争,一部分慷慨增持的大股东,动机实际上就是控制权之争;二是价值低估,除了考虑到针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增持外,对于认为上市公司价值遭遇低估这一类的增持也比较受到市场的追捧;三是意在刺激股价,不少受到市场冷遇的公司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因为行业前景不太乐观,也可能是因为市场信心的原因,但是更多的则是因为公司当初增持的目的就是为了刺激股价,以达到保障增发、实施股权激励等,而并非单纯对公司前景的看好。因此,面对大股东增持股票投资者也应理性分析,不应一概而论。(北京商报)
20亿1年期央票发行 利率升9.63基点
央行6月28日公告称,今日以价格招标方式发行了2011年第四十五期期央行票据。
第四十五期期央行票据发行量为20亿元,期限1年,价格96.62元,参考收益率继续上行,至3.4982%,较上期(3.4019%)上升9.63个基点。
央行今日没有开展正回购操作。
央行上周二招标发行的10亿元一年期央票,发行收益率上涨9.61个基点至3.4019%,此后,央行上周四停发央票。(证券时报网)
1年期央票利率再走高 超出同期定存25个基点
周二,公开市场新发一年期央票中标价格96.62元/百元,参考收益率3.4982%,再升9.63个基点。目前,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恰好高出同期定存基准利率25个基点。从历史经验来看,未来定存利率存在再上调一次的可能。(中国证券报)
路透社:一年央票收益率连续第二周走升 加息信号日益明显
* 一年央票发行收益率连续第二周走升
* 本次上涨9.63个bp至3.4982%
* 加息信号日趋明显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一年期央票发行收益率续涨近10个基点(bp)至3.50%附近.在通胀压力严重,及资金依旧紧张情况下,央行允许一年央票发行收益率连续走升,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加息信号日益明显.
他们并指出,虽然目前一年央票收益率较同期定存已高出约25bp,但如果市场资金面不能充分缓和,央票一二级利率倒挂(二级高于一级)依旧存在,不排除未来央票发行收益率仍有继续上涨可能.
央行公告显示,今日稍早招标发行的20亿元人民币一年期央票,发行价96.62元,对应收益率上涨9.63个bp至3.4982%.此外,央行今日依旧未进行正回购操作.
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石磊认为,今日一年央票发行收益率的续涨,是"绝对的加息信号."
他解释说,一年央票3.4982%的最新收益率,比3.25%的一年定期存款利率高出约25个bp,这为央行加息提供了空间和可能.
今年以来,中国央行已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基本保持着每月一调的节奏.但在负利率(CPI涨幅高于存款利率)已持续一段时间,通胀压力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同期央行仅加息两次,显示其在价格调控手段使用方面,略显谨慎.
招商银行固定收益分析师刘俊郁并表示,今日一年央票收益率虽续涨,但因发行量相对较小,还不能就此判断是否已上涨到位.除市场资金面走势外,本周四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亦值得重点关注.
银行间市场今日回购利率隔夜CN1DRP=CFXS和七天期CN7DRP=CFXS品种大幅走低,但仍在5%-6%左右相对高位.
央行上周二招标发行的10亿元一年期央票,发行收益率紧追随此前三个月央票涨势上行9.61个bp至3.4019%.稍後,央行宣布上周四央票发行暂停.此外,央行当周未进行正回购操作.
央行当前公开市场央票发行状态一般为周二发行一年期央票,周四发行三个月期央票.央行并于5月12日重启暂停逾五个月的三年期央票发行,但目前发行频率并不固定,显示出央行按市场流动性状况来相机抉择的特征.
此前中国央行公开市场连续六周净投放,总额近5,000亿元.(路透社)
强烈信号 20亿1年期央票发行 利率升9.63基点
政策解读 路透社:一年央票收益率连续第二周走升 加息信号日益明显
盘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