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北京4月9日、上海7月9日相继上调出租车价格后,广州也将于7月18日召开出租车调价听证会,“出行贵”成为三城公众热议的话题。记者考察了公交、地铁、出租车、私家车等出行方式,发现三城中上海的综合出行成本最高;北京私车限购拉高了时间成本;若新的调价方案落实,广州将成为出租车价格涨势最猛的城市。
公交、地铁:广州优惠高于上海
2007年1月起,北京实行地面公交全线1元起步,刷卡四折、学生票二折。同年10月7日地铁实行全线单一票价2元。至今,北京依然坐稳“全国最低”位置。
上海和广州公交都是2元起步。地铁方面,上海前6公里起步价3元,之后每增加10公里递增1元,直至66公里,66公里以上均为10元。广州地铁阶梯票价则是起步4公里以内2元;4至12公里范围内每4公里加1元;12至24公里范围内每6公里加1元;24公里以后,每8公里加1元。目前最高票价达19元。
如把交通卡优惠计入,广州交通卡每月只要在公交、地铁间共刷满15次,从第16次起乘公交和地铁享受6折票价。上海地铁的优惠是当月在地铁刷满70元后,地铁票价打9折。仍以出行25公里为例,上海优惠价为4.5元;广州优惠价为4.2元,反而便宜了。
出租车:广州涨势最猛烈
北京出租车起步价10元3公里,之后每公里2元。尽管4月9日起,燃油附加费涨到每次2元,但征收范围是超过起步3公里。
经过7月9日涨价,上海出租车实际起步价已经变成了3公里14元 (含1元燃油附加费),之后每公里2.4元,仍然保持三城中最高水平。
广州出租车目前起步价2.3公里7元,另收2元燃油附加费,之后每公里2.6元。在即将召开的调价听证会上,广州物价局准备了两套方案,将起步价调为9元/2.3公里或10元/2.5公里,液化石油气价格每变动0.83元/升,出租车起步价相应变动1元。这两种方案的共同点是不另收燃油附加费,出租车价格上涨没有上限。就此两种方案而言,虽然价格上未超过上海,但为涨价留下了更为宽裕的空间,在广州打车出行,未来的成本或将较快上升。
私家车:“拍车牌”、“限购”拉高成本
在上海,若想买私家车,现在要花近5万元拍卖车牌。如果上外地牌,在工作日早晚高峰就不能上高架。去年底以来,周边部分省市停止对上海车主的上牌服务;到苏浙上牌的费用也逼近1万元。
北京今年开始实行私车“限购令”,不用车主花费高额资金,但要摇号。 “想买的人买不到,中标的人不买车”正成为北京私车“限购令”下的怪圈。花在摇车牌上的时间成本,让不少人对购车萌生退意。
广州目前对私家车的购买、行驶尚没有限制措施,但治堵也是当地的焦点问题。今年1月9日,广州治堵方案讨论稿出炉,提到“年内提高停车费”、“研究收取交通拥堵费”、“研究推行限禁外来车进城”等方法。
【专家观点】
控制停车位,地铁仍是最好的出行方式
“中国一线城市的通行矛盾尖锐,本质上是缺乏管理小汽车的相关措施和政策”。交通专家、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徐道钫认为,管理和控制市内小汽车是缓解当下大城市出行困难的核心内容。他认为,要在市中心控制小车的停车泊位,借以控制私家车出行,发展公共交通。城市停车仅抬高收费不可取,要适当减少停车位,使私家车感到随意出行将“无处可停”。徐道钫举例说,香港等地就有在规定时间不允许开小车上下班的规定。
徐道钫表示,以上海为例,大城市的公共交通有两个现状须引起注意:公交车拥挤程度小而地铁拥挤程度大;前者源于乘客少,后者则因车辆少。公交线路之所以不被关注是因为公交线路覆盖的密度不够;车辆本身存在诸多问题;出行时间不能保证;公交的收益相对较小。
“鉴于道路系统、道路条件仍需改善,中国目前不适宜以小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 ”他说,当今世界以小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大城市主要集中在美国,如洛杉矶等,其道路状况非常先进。像巴黎、伦敦、东京、柏林这样的大城市仍以地铁为主。他说,地铁是当今最好的出行方式,现行的上海地铁票价是合理的,“地铁和公交车的明显差价,有利于公交车、地铁双向促进。 ”
他认为,买车是私人成本,但道路建设和维护,是需要政府担负的社会成本,公交建设仍应作为政府民生工作的重点。
“对于北京、广州等地近来受人热议的交通改革和新措施,如限购私家车、抬高出租车起步费等,效果不会太好。 ”徐道钫说,“如北京的限购,人们有钱了就会买,这是合理的。交通问题也应用经济杠杆调节,杠杆不应包含行政手段。政府要控制小车使用而非限制购买。限制购买是不公平的”。
《若干措施》明确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促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提升服务贸易标准化水平等举措。
目前,琶南项目招商推介和相关配套建设工作正在加快推进。
太古还在寻觅新的投资机会。
从实际使用外资、跨国公司总部投资、生产用房租金等方面为外商投资企业量身定制重磅奖励措施。
李强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房地产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