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航集团重机、新能源资产整合平台的中航重机(600765)在军工板块中一直享有较高的人气。但4月26日一份不尽如人意的一季报直接打乱原先的箱体震荡格局,短短两个月时间内中航重机跌幅便已超过30%。
然而,近期该股在大盘持续调整背景下震荡走高,走势却是连连上涨,明显强于大盘。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中航重机连发利好是推动股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落实激光快速成形项目
中航重机于7月19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其控股子公司中航高新投资5100万元与国内激光快速成形领域权威专家及其他公司合资1亿元设立公司投资激光快速成形项目。据公告显示,中航激光财务评价计算期为16年,项目成本费用率预计为50%,项目投资利润率预计为359.5%,静态投资回收期为4.25年,内部收益率为58.97%,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在财务上可行。
激光快速成形项目对于长期关注中航重机的投资者来说其实并不陌生,中航重机早在2010年10月即宣布投资激光快速成形领域,只不过项目近日才得到最终确定。
“投入将会与产出成正比”,某券商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中航重机与其控股子公司投资5100万元,短期内想获得多大的净利润不大现实。对于股本以及接近8亿股的中航重机来说,较少的净利润对每股收益提升十分有限。”
东方证券预测该项目未来3年为中航重机带来的净利润分别为0.14亿元、0.41亿元和0.73亿元。东方证券同时指出,未来几年当中航激光技术成熟、盈利稳定时,公司考虑让中航激光单独上市,这将大幅提高中航重机的市场估值。
32.7亿进军再生金属
就在中航重机落实激光快速成形项目两天后,公司持股38.46%的子公司中航上大金属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豪掷32.7亿元,拟在清河县建设中航工业再生战略金属及合金工程,该项目旨在打造战略金属及合金废料再生利用和战略金属及合金材料研发制造两大基地。与之前激光快速成形项目投资5100万元相比,该项目投资高达32.7亿元,公司出手可谓十分豪爽。
公告显示,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再生利用战略金属及合金废料33万吨,形成年产特种合金1万吨、特种精密铸件1万吨、钛合金1万吨、高档特种钢15万吨、各种中间合金15万吨的生产能力。
根据计划,中航上大力争在“十二五”末形成年再生战略金属及合金33万吨的生产能力,在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110亿元。据某媒体报道,项目将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13亿元,预计2年后投运,可实现收入27.6亿元,净利润近2.5亿元。全部工程投产后,年营业收入可达110亿元,净利润或可达到7.4亿元。
东方证券分析师王天一在其最新报告中指出,中航重机收购中航上打通了锻造业务产业链,公司锻造产业的大量返回料得以统一回收再利用,提高了锻造产业效益。
看好该项目的并非王天一一人,宏源证券分析师荀剑亦是持此态度。荀剑指出,首先,基于中航重机锻造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需要,增资上大将能增强其锻造件业务的整体竞争能力;其次,增资有利于重机在有色金属采购和回收的定价权上的统一,并延伸向集团的价值增长了;最后,再生资源利用业务的拓展或成公司增长新极点,丰厚公司整体业绩水平。
多元化发展中寻突破
长期坚持主营的中航重机最终也未能抵挡住多元化发展的“诱惑”。2010年作为中航重机三大业务平台组成后正式运行的第一年,公司业绩表现并未像市场想象中的那么好。
年报显示,被市场寄以厚望的新能源板块2010年收入达到8.71亿元,已成功超越公司传统强项液压板块成为中航重机第二大支柱产业。但是,新能源板块大幅贡献收入同时并未对业绩产品积极影响。中航世新燃气轮机公司出现较大亏损,以及中航新能源投资公司对中航惠腾的投资收益下降明显,新能源板块在2010年出现亏损2254万元。
就此,中航重机总经理刘志伟在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中航世新预计短期内难以恢复盈利能力,公司有可能采取激进的止血措施;中航惠腾短期内将会恢复盈利,公司将继续原来的资产注入方案不变。
业内人士表示,公司新能源发展受阻,在收缩战线同时,也可清晰看到公司在激光成型、稀贵金属再生等领域进行布局,加大了对传统锻铸板块的投入。但由于项目建设期较长,在期间市场变化等不可控因素影响下,新投资项目会否再度陷入多元化发展不利的怪圈还有待观察。
但也有分析人士还提出了积极观点。某券商军工行业分析师在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航重机本次豪掷重金投入再生战略金属项目与新能源项目不同的是,再生资源利用领域目前在国内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国内下游企业基于成本控制需要而对废料利用需求日益上升,行业前景十分广阔。处理后的优质特种合金可用于军工等企业的生产,考虑到军工市场的特性,有助于大幅提升整体毛利率水平。相对于新能源行业,我们更看好本次投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