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今日打响7月收官战 多积极信号将共振

一财网 2011-07-29 07:42:00

责编:群硕系统

目前主流观点对于目前的经济能否持续高增长、流动性尤其是融资平台问题是否会持续恶化比较悲观,短中期市场走势牛皮或稍偏空是目前多数投资者的观点。我们的判断是,市场对于利空正在逐步消化,而在宏观政策方面,政策拐点取决于地方金融 的承压点,我们判断偏紧的基调已近极值,三季度转暖的可能性较大,市场对此应有提前反应。未来几个月,市场预计震荡偏暖,甚至有可能做出明确的向上选择。

 

===精彩导读===

盘面解析 中石油尾盘拉升 权重股掩护资金转移

积极信号

1空头减仓 空头主动减仓或成期指企稳信号

2政策给力 中国版“401K”胎动 力促长期资金入市

3亮点迭出 2700点拉锯战三大亮点

后市研判 货币“紧” 已令七月“下蹲” 财政“宽” 或促八月“起立”

===本文阅读===

中石油尾盘拉升 权重股掩护资金转移

昨日A股市场出现了震荡中重心有所回稳的趋势。其中,上证指数一度大幅低开低走,失守2700点。尾盘由于中国石油的回升,上证指数重回2700点上方,使得上证指数日K线图形成了低位三个小红兵的态势。

资金转战小盘股

盘面看,市场的压力其实主要来源于两点,一是外围市场的压力。近期美股道琼斯持续四连阴,极大地影响着各路资金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二是对高铁事件的进一步反思,让各路资金感受到节奏较快的基建步伐或有所放缓,这对水泥、钢铁等行业的需求将产生较大影响。在此背景下,近期水泥股是持续下跌,成为大盘做空的直接推手。

但毕竟资金需要寻找新的市场热点,以达到资金在周转中获益的目的。因此,在水泥股等上半年热点相继降温之后,他们开始寻找新的突破方向,进行着艰难的战略转型。而巧合的是,当前我国经济也在进行产业转型,以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如此一拍即合,创业板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股等品种迅速成为基金等机构资金关注的焦点。在此引导下,也就有了近期新股、次新股反复活跃的态势。

与此同时,当前市场也进入到半年报披露的密集期。创业板、中小板的部分个股,由于拥有高成长、高公积金,故拥有了高送转的潜能。其中新联电子等个股在近期已公布了高送转增方案,这更进一步强化了各路资金对这些小盘股的高含权预期。受此影响,在上半年不受市场待见的小盘股、高价股也出现在涨幅榜前列。

指标股护盘转移至小盘股

有分析人士担忧,市场的持续走低可能并不利于当前资金的战略转移。昨日早盘A股市场的走势就是如此,由于大幅低开后的再度走低,不少小盘股也出现了一定的抛压。由此可见,资金能否顺利转移到新兴产业股、小盘股,还需要市场趋势的配合。

就目前看,其实市场还是有望挺配合的。一方面是因为当前沪深两市存在着一定的估值底部的态势。因为整个A股市场上市公司得益于今年上半年业绩强劲的增长,目前的估值已接近于2008年1664点的位置。在经济环境未有实质性变化之前,市场的再度急跌空间相对有限。所以,多头本身也有一定的转移底气。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指标股在近期持续活跃。中国石油在周二、周四的尾盘均有上佳的表现。虽然当前市场的成交量水平以及整体经济格局并不利于该类个股持续活跃,但毕竟此类个股的估值优势明显,且有一定的盈利好转的乐观预期。既如此,市场也有维系指标平稳的契机,进而为多头转战小盘股提供了极佳的氛围。

综上所述,短线上证指数可能弹升空间并不大,2750点一线的反压较为沉重。因此,三个红小兵的K线图形并不意味着上证指数会持续反弹,反而可能由于市场担心进一步的调控政策而不排除周五有所调整的可能性。

如此,短线机会仍然在小盘股中,其中半年报又是小盘股行情的催化剂。所以,两类半年报信息乐观的品种或有不俗的表现。一是高含权的品种。二是业绩成长趋势乐观的品种,如半年报业绩大幅预增的东方电热、昆明制药等个股均有不俗的表现。

(秦洪 证券日报)

空头主动减仓或成期指企稳信号

28日,期指四合约集体下跌。持仓上,IF1108合约多空主力均现减仓,且空头减仓幅度大于多头。在期指下跌过程中,持仓量继续减少,意味着部分空头选择获利了结,而多头并未贸然进入,当前呈现上下两难的特点,市场观望氛围浓厚。专家称,如果后期持仓量企稳回升的话,期指再度震荡攀升的概率较大,但要摆脱震荡,走出单边上涨行情,难度亦较大。

昨日,IF1108主力合约报收于2990.2点,下跌7.6点,跌幅0.25%。其他合约方面,IF1109合约报收于3001点,下跌9点,跌幅0.30% ;IF1112合约报收于3040.2点 ,下跌14.2点,跌幅0.46%;IF1203合约报收于3078.6点,下跌19点,跌幅0.61%。

从尾盘表现来看,期指主力曾两次拉升,多头出现试探性上攻,最后15分钟,期指上扬了7个点;从期现溢价来看,收盘时,期现价差升水9.2个点。以上数据显示出,目前市场信心有所恢复,期指出现止跌企稳的迹象。

东亚期货分析师陈君浩称,期指出现了一定的止跌迹象,之前突发事件对市场信心的打击正逐步散去,市场有可能会进一步树立信心。

“从量能上看,周四期指的成交量略有起色,而持仓量继续减少。期指在下跌企稳阶段中,持仓减少意味着部分空头选择获利了结,而多头并未贸然进入,当前呈现上下两难的特点。”东证期货分析师杨卫东表示。

从中金所公布的前20位持仓排名来看,IF1108合约多头主力减仓423手至19485手,空头主力减仓479手至22193手。由此可见,空方势力依然占据上风,而空头出现积极主动的减仓行为,多头也并未有增仓之举,目前市场观望氛围浓厚。

“如果后期持仓量企稳回升的话,期指再度震荡攀升的概率较大,因为这个相对低位更利于多头选择入场。但是当前期指想要摆脱震荡,难度也很大。另外,除了期指自身的表现之外,还需关注宏观层面的情况,当前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经济形势都较复杂,故当前期指仍处观察期。”杨卫东告诉记者。

宏观面上,目前来自欧元区的消息维持负面,标普再度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同时美国债务问题上限令市场担忧美债评级调低风险。短期基本面暂无明显改观,预计期指将维持震荡走势。

而从技术形态来看,民生期货分析师周丽丽表示,昨日期指收小阳线,KDJ指标欲金叉,MACD指标绿柱萎缩,期指短期或有企稳反弹的动力,但中期仍需维持空头思路。

(黄颖 上海证券报)

中国版“401K”胎动 力促长期资金入市

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十二五”期间,有关方面将积极吸引长期资金入市,鼓励养老金和保险资金积极入市。为此,有关方面近期正积极研究中国版“401K”计划,在支持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同时,实现国民财富的“保值增值”。

所谓“401k”计划,是指美国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发展的一种社会保障和养老金体系,即每一个美国老百姓都有一个养老金计划,个人和其所在企业每个月都放一部分资金进去,这些资金交由专业机构投资者进行投资。国家给予延迟纳税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

相关人士表示,“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是“十二五”时期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必须积极引导长期资金入市,以实现市场供求的双向平衡。 有关方面可以考虑逐步放松基金公司准入,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养老金和保险资金入市。

据悉,有关方面目前正积极研究中国版“401K”的相关课题,并将积极推动社会各方一起实施这一计划。

有关人士指出,美国通过“401K”计划,鼓励社会保障和养老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并交由专业机构投资者进行投资,实现了资本市场发展和国民财富增值的良性互动。

“我们研究了美国1984年到2008年间的数据,发现每一个普通美国人的个人养老账户年底的余额,和当年道琼斯指数的相关性达到了98%,也就是说美国养老体系完全依托于本国资本市场的成长才能够建设起来。同时,近几十年来的美国资本市场完全是由于本国的长期资金、长期机构投资者的源源不断流入才发展起来,两者实现了良性互动。”这位人士说。

至于中国能否实施类似美国的计划,有关人士表示,中国版“401K”计划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包括证监会在内的多个职能部门的共同推动,需要从国家层面作出一系列的制度性安排。他建议在资本市场“十二五”规划中,写入鼓励和强制上市公司分红的政策,将再融资条件与上市公司分红情况等结合起来,以更好促进长期资金获取稳定收益,实现国民财富的稳步增长,夯实中国的养老体系。(上海证券报)

 

2700点拉锯战三大亮点

借助“两油”最后半小时的发力,昨日沪市在隔夜美欧股市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再度收于2700点上方,至此,沪市已经连续三天在多空拉锯后收盘于2700点之上。更值得关注的是,2700点拉锯战显现三大看点。

连续三日守住2700点

随着本周一出现大跌82点的大阴棒,多数投资者对前期形成的2610点能否成为阶段性低点的信心明显动摇了,很少有人会想到大盘随后会连续三日守住2700点。

多数投资者信心动摇是很自然的,原因很简单。一是技术面上跌破了2750点颈线位,加上再度跌破所有均线预示趋势再度向下。二是周边市场的欧债、美债危机让本来极为虚弱的A股市场更加恐慌。三是国内基本面上的通胀持续、7月份PMI的走弱以及国际板传闻无不让投资者担忧。

然而,随后三个交易日的走势让多数人大感意外。多空双方连续三日激战于2700点,并最后收于2700点上方。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周边股市历来跟跌不跟涨的A股而言,要取得这一结果极为不易。因为与此对应的是,隔夜美股都出现较大跌幅,分别为-0.7%、-0.73%和-1.59%,而沪市近三日则分别+0.53%、+0.57%和-0.54%,尤其是昨日虽然小跌,但走势上却是低开高走,并继续守住了2700点。

这一走势显然大大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认为大盘必破2610点的投资者大大减少。

“两油”拉升令人关注

2700点拉锯战之所以连连获胜,很大程度上与“两油”、尤其是中石油的突出表现有关。人们注意到,中石油近三日几乎每天出现拉升走势,近三个交易日分别上涨了2.31%、1.22%和0.55%。尤其是昨日,由于隔夜美股的跌幅过大,沪市多数时间运行在2700点下方,直到下午2点30分,上证指数仍然还在2695点,正是当时尚处于下跌近2%的中石油迅速拉升至红盘,此举迅速激活大盘,快速收复了2700点。

其实,在人们的记忆中,历史上“两油”的拉升往往会引发市场恐慌,形成与大盘相反的走势,那么近三个交易日的每次拉升为何能够激发市场做多人气呢?原因在于,以往的“两油”多数是为了拉高后杀跌,或者所谓的转换市场风格,所以它们的拉升常常被看成反向指标。而近几日“两油”的拉升更多被投资者视为超级主力稳定大盘、维护投资者信心的积极举动。

另外,“两油”的拉升很大程度上与其本身股价被严重低估有关。以中石油为例,近日最低时10.3元的价格不仅大大低于其16.7元的发行价,而且已相当于其在2319点时的价格。

结构性行情激活人气

从技术面看,大盘仍然没有摆脱下跌的危险,然而近日市场人气快速回暖,这与其说是因为2700点拉锯战连连获胜,还不如说是近日的结构性行情已经大大激活了市场人气。

由于市场的资金面不足,以及多数权重股的表现乏力,近日上证指数中仍然相当疲软,但众多大消费、新兴产业、中小板、创业板则相当活跃。从日K线看,上证指数至今连本周一的大阴线的一半都没有收复,而表现最出色的创业板指几乎已经吞没了周一的大阴线。从均线看,主板仍处于所有均线下方,而中小板指已经收复30日线和60日线,创业板更是站在了5日、20日、30日和60日线上方。而且以往个股涨停不多的创业板近日每天都有个股涨停,甚至在本周一大盘暴跌82点的当日,居然有2只创业板个股涨停。

从近三日的成交量看,沪市分别为655亿、923亿和908亿元,但个股活跃所带动的人气则不容低估。原因在哪里?在于市场已经形成共识:在目前资金面不足的情况下,股指上涨也许很难,但并不妨害结构性行情的展开。(上海证券报 王利敏)

 

货币“紧” 已令七月“下蹲” 财政“宽” 或促八月“起立”

市场对于三季度宏观经济 与投资可能会出现较明显的回落有比较强烈的预期,对迟迟未能下滑的通胀数据也是忧心忡忡。从最近的数据看,七月制造业PMI初值48.9,较6月的50.1继续下跌,同时也是2010年7月以来首次跌穿50点分界线,反映经济由扩张步入收缩。分类项目之中,各样指标更令人担心,7月新订单指数跌至一年来最低水平,而投入价格指数就升至54.5,反映上游价格成本仍然有上升压力。7月PMI初值公布前后,市场出现明显回落,也多少反映了市场对于经济走势长远的担心。

我们认为,经济转型的同时必然伴随经济的减速,对于增速下滑本身不必过于在意,关注的焦点还是在于政策着力点的变化。我们判断,“紧货币、宽财政”仍是目前最核心的政策组合,二者之中,货币之“紧”或近尾声,而财政之“宽”仍大有余地。从资金面上看,为了对冲过去几年货币超发的影响,未来两年中性甚至中性略微偏紧的货币政策都将维持,但就短期而言,在总体通货膨胀即将减缓和对增长担忧不断加剧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最密集的时期已经过去。今年再度加息的可能性很小,进一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也十分有限。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宽财政”将起到更大的拉动经济的作用。近期,管理层也明确提到财政政策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并且加快财政自身支出结构的改革。短期宏观 政策的看点在于货币之“紧”是否能让财政承受,而财政之“宽”宽向何处。

从紧调控接近尾声

近几年,宏观经济一直在去杠杆化之中,首先是经历了房地产行业的去杠杆化,而目前市场关注更多的可能是地方政府的去杠杆化。

从房地产的情况看,经历了几轮的地产调节控制后,尤其是货币政策、行政指令双管齐下之后,调控已见成效——房产价格涨幅明显放缓,尤其具有标杆意义的是一线城市卖地收入出现明显减少。目前大部分房地产企业尤其是大型房地产企业经历几轮洗礼之后,应对能力明显提升,资金较为充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房地产如果再严厉调控,杀伤将主要集中在地方政府层面——土地价格下跌,卖地收入减少,进而影响到地方政府的基建投资能力以及地方债务平台的偿债能力。近一段时间城投债、信用债对此已有所体现,在审计署公布对地方债务的调查报告后,每一次地方政府的违约迹象都加剧了债市的恐慌。不仅自7月8日以来已经没有城投债发行,二级市场的城投债也完全没有买盘。

地方投资被视为投资的启动器与加速器,地方财政的承压点是政策力度的核心考量,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有保有控的基调将明显向“保”的方向倾斜,进一步加码几无可能。事实上,本周已有外媒报道,中国正在出台救助地方债方案,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政策进一步从紧的可能已经不大。

货币之紧接近尾声,而财政将采取“更积极”的态度,这可能意味着宏观面短期之内出现明显转暖,对于股市 走向无疑形成直接利好。此外,从市场方面吐露的信息看,最近几年银行 股折价的高低与A股走势形成了非常明确的正相关关系。这背后的逻辑是,银行是反映财政货币政策最为直接、最为关键的行业,A股更看重盈利能力,H股则更着重风险,风险收益之间的权衡转折直接反映在折价变化也直接投射出A股走势。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A股震荡向下的同时,折价却震荡向上,出现几年以来少见的背离,这是否会是A股转而向上的先行指标呢?

后市或做出向上选择

经历了5、6月的持续下行之后,6月底7月初市场强劲反弹,但7月下半段大盘 开始彷徨犹疑,近日更是在各种因素共振作用下出现今年以来罕见的急跌。市场信心因此严重受挫,投资者对后市走向趋于悲观。

我们从一个长的时间周期看,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受到经济数据反复、宏观政策连续转向的影响,市场一直在一个大的箱体区间之内震荡;从技术形态角度看,月线形成了一个比较典型的三角形收敛态势,正面临方向的选择。

目前主流观点对于目前的经济能否持续高增长、流动性尤其是融资平台问题是否会持续恶化比较悲观,短中期市场走势牛皮或稍偏空是目前多数投资者的观点。我们的判断是,市场对于利空正在逐步消化,而在宏观政策方面,政策拐点取决于地方金融 的承压点,我们判断偏紧的基调已近极值,三季度转暖的可能性较大,市场对此应有提前反应。未来几个月,市场预计震荡偏暖,甚至有可能做出明确的向上选择。(中国证券报)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