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降低短期压力后,房企将有机会聚焦“保交楼”和轻资产转型。
具体执行看中介品牌和房源的实际情况。
保交房任务也逐步进入收官阶段。
自2023年以来,融创中国的债务重组几经波折。
一线城市中的北京楼市,这个“金九银十”已低调收尾。
消费画像正在变得模糊,商场也需要越来越灵活。
未来可售现房的规模或将超越期房,购买新房的预期风险将极大降低。
基建龙头们正走在转型的“十字路口”。
城市更新工作按下“加速键”。
虽然房企销售总规模在缩水,十月单月业绩还是微幅回升。
A股上市房企前三季度业绩数据出炉。
万科表示,目前债务偿还面临较大压力。
面对“执行难”,法院尝试利用社会力量协助寻找可执行资产。
一边是规模回落,一边是“高溢价地”,十月土拍市场冷热互现。
房地产开发已成业绩拖累。
从中长期来看,这一轮整治将加快行业风险出清。
2024年以来,王大在已连续多次升迁。
廊坊一家酒店起拍价打了55折。
业内人士称部分存量商务楼宇改造盘活后的收益率“相当可观”。
四季度房地产冲销量时刻来了。
2025年最后一个季度,房企冲刺力度加大。
存量项目成拖累。
这家“低调”的央企终是走向退市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