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 按

第一财经电视记者以务工人员身份,近日分别到福奈特、普兰德在北京的一家门店调查二十多天,发现“水洗冒充干洗”、“衣物保存及洗涤不当”等现象不仅大量存在,而且触目惊心。究竟福奈特干洗“神话”如何得来,干洗业背后究竟隐藏哪些黑幕?

干洗,黑幕,福奈特,普兰德,第一财经
 

 

洗衣店黑幕最新新闻

 

 

第一财经揭开干洗店五大"真相"

  • 洗衣环境:设备锈迹斑斑  洗衣机里的水发黑 按照常识,一个清洗污垢的地方,本身应该是比较干净整洁的。但记者在普兰德门店看到,顾客送来的衣服,常常随手被扔在地上。而在店后面的洗衣房里,洗衣设备锈迹斑斑,洗衣机里的水都发黑了,仍在反复使用。 顾客来洗衣店,往往是因为高档衣物需要干洗或专业洗涤,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衣物到了这里,一下子都成了“衣无贵贱”。一些国际名牌的衣物,在这里也被扔在地上任人踩踏。
  • 洗衣过程:水洗冒充干洗 记者了解到,顾客送来洗衣店的衣物,大多都是在家无法清洗,需要专业的干洗服务的。但从记者在两家门店的观察来看,洗衣店所谓的“干洗”,九成都是水洗的。 如果有经验的顾客看出来衣物有水洗痕迹,福奈特门店的负责人便会说,这是福奈特用“专业”去渍剂、辅助剂“特殊护理”后的痕迹。
  • 衣物损伤:褪色串色了再染回来 记者发现,很多拿到手看似完好的衣服,早已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顾客之所以不容易发现,是因为在交货前,衣物已经经过了各种手法的“移花接木”。 例如普兰德门店里有一条裤子,由于水洗工在去渍过程中过多使用了化学药剂漂色,导致有一块发白褪色了,该店负责人赶紧叫来了染色厂工人,试图染回原色。
  • 干洗剂“四氯乙烯”:有毒  具有强烈刺激麻醉作用 两家门店所使用的干洗剂均为一种叫做“四氯乙烯”的化工产品。盛放干洗剂的铁桶上明确标明的成分就是四氯乙烯。 记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四氯乙烯有毒,具有强烈的刺激和麻醉作用。吸入者可引发急性中毒,若不慎口服则会出现视力模糊、四肢麻木、抽搐乃至昏迷,可致死。
  • 坐收暴利:收费高出成本十倍 普兰德门店员工告诉记者,洗一件普通衣服平均成本是2元钱,一般收费都在10倍以上。 据记者粗略计算,普兰德门店每天接收的衣物约为150件,如按平均每件25元的价格计算,该门店每天至少进账3750元,每月毛收入在112500元,净利润可能高达91700元。

 

洗衣行业乱象重重

观点

近十年来,干洗行业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市场飞速发展,相关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平均每25万人拥有一家干洗店,全国洗衣市场一年大概有1000亿元左右的市场份额,开店的低门槛、人们消费观念转变是干洗行业发展迅速的原因之一。 然而干洗业背后却乱象重重,有人戏谑称干洗业才需要“干洗”。

  • 销售大米:不务正业洗衣店 一家原本以洗衣为主业的连锁干洗店,却不断推出与主业完全不相关的系列业务,包括代收快递、销售大米等。
  • 不作为:洗破衣服只能退还洗衣费 送洗后的婚纱有破洞,消费者要求赔偿,这家象王洗衣店最终只答应退还沈女士100元的洗衣费,并不愿意承担额外的赔偿。
  • 行业黑幕:干洗店老板自曝秘密 目前长沙几乎所有的干洗店使用的干洗油都是‘老汤’,这种‘老汤’就是洗过多次衣服的脏干洗油,即使越洗越脏,你也看不出来。
  • 洗衣价格:一件衣服洗出不同价格 对于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干洗店定价比较随意的现象,物价局工作人员表示,由于洗衣材料的价格不同,成本上的差距成为实现统一定价的一大难点。
  • 潜规则:干洗变湿洗行业潜规则 “用"水洗"冒充"干洗"已经是行业公开的秘密了。”哈尔滨市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林安林说。
  • 成本增长:部分店家趁机涨价 沈阳沈河区一干洗店老板说:“我们这行设备投资是稳定的,可房租、人工费和洗涤剂是三项主要成本,如果这三项成本波动,服务费就会跟着波动。”
 

 

微博热议

 
 

第一财经

广告联系 | 报纸订阅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5034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905106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第一财经 数字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