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 按

5月19日,知名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称房价年底将跌25%,三年内跌幅将达40%至50%,但房价下跌对于银行风险并不大,此番言论引来了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的炮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深受泡沫破灭之苦的日本人眼中,中国的房地产业正处于哪个阶段?他们的遭遇又能给中国人带来怎样的启示?

日本梦魇:房价下跌60%时发生了什么

    • 经济停滞20年,股市下跌超过80% 日本衰退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用了很长时间才使银行系统稳定。从1989年泡沫破灭,到政府被迫向第一个严重的破产银行提供财政援助,以避免银行系统崩溃,期间整整用了8年。

      在那期间,日本严重的资产泡沫破灭,股市下跌超过80%,房价下跌60%,银行系统的危机用了10年才完全消除。日本政府债务高达GDP的200%,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中最高的。日本经济在近20年中几乎没有增长,而利率一直接近于零。
    • 从公司、银行到政府和家庭:连锁反应如何发生? 在日本央行工作过的中祖博(Hiroshi Nakaso),在2001年为国际清算银行写的分析报告认为,这归因于没有人明白损失的严重程度,因为有大量的资产重组。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Richard Koo)称之为"资产负债表的通缩"。

      房地产泡沫就像房间里的大象——没有单独的政府机构监管,分离的货币政策和监管措施严重低估了房地产的重要性:公司和银行贷款的抵押品,以及地方政府的收入和家庭的财富。所以,当房地产泡沫破灭时,对家庭、公司、政府和银行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但是在会计上确认还需要一段时间。

      小关广洋2008年发现,日本政府在很长时间后才意识到资产通缩,因为大多数人认为利率降低之后房价会回升。日本的银行通过持有公司股份,而具有大量潜在利润,因此大家认为他们能够承受资产损失。但是银行卖出的股票越多,股市价格就越低,这造成公众信心急剧下降,公司增长放缓。银行累计的坏账高达GDP的25%-30%,这还不包括已注销的占GDP20%的坏账。
    • 辜朝明是野村证券旗下的研究机构野村综合研究所的首席经济学家,《大衰退》的作者。

中国地产业泡沫和日本惊人相似

    • 共同点:经济增长、资本积累、资产货币化令房价上涨 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资本迅速积累,资产高度货币化,房价也不断上涨,和中国现在的情形很相似。

      很多国外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银行系统最近一年新增信贷接近GDP的40%,由于乘数效应使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达到GDP的180%,所以中国现在也面临类似日本的泡沫破灭的危机。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日本分析员小关广洋(Koyo Ozeki)发现,在1985年至1990年间,占GDP近40%的银行贷款进入了日本房地产市场。其中,大部分贷款进入了商业地产,个人住房贷款只占贷款总额的20%。
    • 日本前金融高官:问题在流动性进入地产市场和股市 日本前大藏省事务次官、货币金融政策主管榊原英资认为,中国目前房地产市场和股市泡沫的情况和日本当年非常相似。在中国,流动性非常高,很大程度都流入了房地产市场和股市。但这不是中央银行提供的。在中国,各个地方政府出租国有土地,形成新的资金流,从而产生泡沫。

      日本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为维持经济发展实施了大规模的公共事业投资。很多效率低下的公共投资导致了财政恶化,时至今日,日本的财政状况都非常糟糕。反观中国的"4万亿"的政策,榊原英资认为,对策本身没有问题,但是有效利用可能很难。另外,他非常担心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
    • 榊原英资1997年任大藏省事务次官,主管利率、汇率等货币金融政策,被称为"日元先生",当年在国际金融界的影响力不亚于格林斯潘。

房地产调控成经济危机导火索

    • 紧缩政策打击地产业 银行无法独善其身 日本前大藏省金融司司长和日本金融厅长官五味广文认为,日本泡沫破灭的导火索之一,是1990年原大藏省(现财务省)采取的针对不动产融资的总量控制政策。这要求银行将不动产融资的增长率控制在贷款总体增长率以下,并对特定行业实施融资控制。
      该政策导致了不动产交易规模急速萎缩;不动产价格随之下跌;然后是单纯"炒地"的不动产企业大规模破产。这种状况持续的直接结果,是接受不动产担保进行融资的银行的担保价值下跌,同时向银行贷款的不动产企业经营恶化,银行不得不大量增加准备金。银行的借贷能力因此下降,经济迅速恶化。

      1994年,一个重大问题逐步浮出水面。这就是住宅金融专业公司(住专)的倒闭。住专的相关损失必须由提供融资的银行和农林系统金融机构承担。可是,由于有的农林系统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远远超过其自有资产,如果按商业习惯,即按贷款额比例承担损失,该农林系统金融机构将会倒闭。日本国会经过长达数月的讨论后,决定部分通过税金来填补,总额为6850亿日元。这是为了避免金融机构的破产而动用税金的第一例,也是金融危机即将发生的先兆。
    • 五味广文为曾任大藏省金融司司长和日本金融厅长官,现任普华永道日本研究中心理事长。

第一财经

广告联系 | 报纸订阅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5034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905106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 技术运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