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 按

6月21日,一条内容是“渤海油田有两个油井发生漏油事故已经两天了,希望能控制,不要污染。”的微博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但是,直到7月1日,中海油投资者关系部才发布消息称,渤海蓬莱19-3油田于6月上、中旬发生渗漏,附近海面出现油膜,目前渗漏点已经得到控制。这是事故发生近半月后,中海油首次正式回应海上原油渗漏事件,也是唯一的一次。

最新消息

  • 康菲、中海油首度通报事故 渤海蓬莱油田作业区发生溢油事件一个多月后,7月6日,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下称“康菲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首度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事故情况。
  • 中海油称渤海溢油已基本得到控制 7月6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发布新闻稿称,蓬莱19-3油田溢油事件已基本得到控制。中海油作为该油田的非作业者,将继续督促、配合作业者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下称康菲公司)进一步落实国家海洋局的相关要求。
相关公司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国海油,是1982年2月15日成立的国家石油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负责在中国海域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中国海油注册资本949亿元人民币,各类合同制员工5.1万人,总部设在北京。
  • 美国康菲国际石油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的跨国能源公司,作为全美大型能源集团之一。核心业务包括石油的开发与炼制,天然气的开发与销售,石油精细化工的加工与销售等石油相关产业,公司以雄厚的资本和超前的技术储备享誉世界,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的业务往来。

视频报道

消息为何“真空”

    • 中海油频现漏油事故 从未完整披露 距离事发半个多月、经媒体披露后,中海油直到7月1日才对渤海漏油事件进行证实,并且至今对溢油数量、原因等仍未有说法,这更加引起人们对此事件的担忧。近年来,中海油在多地的油田项目出现漏油现象,但一直未对事件进行完整披露。
    • 中海油:不披露是为查明原因并进行补救 避免误导公众 中海油执行副总裁陈壁在7月6日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前不披露漏油事故是为了查明原因并采取补救措施,“(因为这)都需要一定时间,避免误导公众。”

只邀请少数中央媒体

  • 消息人士:康菲、中海油邀中央媒体通报溢油事件 未回应敏感问题 《第一财经日报》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康菲石油公司和中海油7月6日在北京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现场仅邀请了新华社等五家中央媒体参加。但双方在发布会上,并未就漏油事件为何推迟披露、漏油所造成的损失如何赔偿等敏感问题作出明确答复。两公司随后分别向记者证实,今日确有召开新闻发布会,但均拒绝透露会议内容。其中康菲公关部人士称,媒体由中海油方面负责邀请,其不清楚具体数目。

中海油漏油调查情况公布

  • 最高索赔20万是否过低? 蓬莱19一3附近840公里的海水从一类水质恶化为四类水质。油田附近海域海水石油类平均浓度超过历史背景值40.5倍,最高浓度是历史背景值的86.4倍,溢油点附近海洋沉积物有油污附着,个别站点石油类含量是历史背景值的37.6倍。溢油最长扩散外缘线为38公里。郭明克说,经过调查取证,目前该事故已经立案,根据现行环境保护法,最高索赔20万人民币。

经济责任未定 避谈赔偿

    • 行政处罚和经济赔偿问题仍未解释清楚 国家海洋局在7月5日召开的新闻通报会上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最高可对漏油事故责任方康菲石油公司罚款20万元。此外,国家海洋局还将根据最后确定的损失情况,向康菲公司提出生态赔偿,并表示生态赔偿的数额肯定远远大于20万元。
    • 中海油要不要承担责任 国家海洋局5日表示,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已形成劣四类海水面积840平方公里,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损害。此次溢油事故,由作业者康菲石油公司承担事故责任,获罚20万元。此前颇受舆论指责的中海油却逃过一“劫”,不需要承担漏油责任。

溢油对海洋生态影响几何?

  • 国家海洋局和中海油未对周边的环境影响给出一个明确的定论 相关专家表示,即使是只有几公斤的漏油量,如果海风大,在海上也会产生很大的油带。漏油对海洋生态会有一定影响,尤其是潜水摄食的鸟类。另外,海上浮游生物是最容易受污染的海洋初级生物,一方面它们对油类的毒性特别敏感,另一方面它们与水体连成一体,大量吸收海面浮油,影响以浮游生物为食的其它海洋生物的生存。

重要漏油事件回顾

第一财经

广告联系 | 报纸订阅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5034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905106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 技术运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