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美国东部时间4月2日发布的“对等关税”新政,令全球市场巨震,也令全球媒体忙碌。
时代的大新闻,落在商业杂志的编辑部面前,就是你现在看到的这组紧急加更的封面报 道。
因为是月刊,我们一度担心特朗普的朝令夕改可能令这个系列报道始终计划赶不上变化,出现团队忙活半天发现“小丑竟是我自己”的局面。结果特朗普确实是朝令夕改,然而也正因为是月刊,在更长的时间跨度里相对更完整地记录事件发展成为可能,所谓让子弹飞得更久一些——我们制作的“关税风暴时间线”截至4月24日,杂志付印前一天。
拉长时间线,的确常常会获得不一样的视角。比如这次我们最先明确的一个报道角度,就是回溯全球贸易史,从中寻找可以帮助理解特朗普政府如今的政策的逻辑的线索。当以世纪为时间单位回溯,你会发现尽管美国在“二战”后主导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它的保护主义冲动却一直存在。如今逐步发展壮大的全球自由贸易只能算是一个美妙的例外,贸易保护其实才是人类的常态。
当然,对于经历了入世后20年的经济腾飞、笃信互惠开放与全球化的中国年轻一代(应该也是我们的主流读者)而言,理解这一点,恐怕要比直接判定“特朗普是个疯子”难得多。
但媒体工作就是这样——我也时常怀疑特朗普有一本秘密黄历,而他从中得到的4月行动建议就是一句“4月,宜加税”——要帮助读者理解热点,不能利用读者的情绪点。
不过,尽管因条件允许观察了一个月,我们仍然无法判断这场风波的走向。从4月2日到本期截稿,征税清单更新了数次,生效时间和豁免条款调整了数次,美国与各国尤其中国之间拉锯喊话、威胁和反制数次……政治角力如同惊悚悬疑剧如此真实地在眼前上演,普通人的最佳应对策略也许可以参考我们记者采访到的中美跨境电商从业者:整个4月,只是等待。
某种意义上,如果单边保护思潮和民族主义情绪是全球化浪潮在当下必须要接受的挑战,等待可能是我们付出的最小代价。开放、对话和共赢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智慧总结,我们曾经受惠于此,未来也将受惠于此。
责编: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