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东航试水基础经济舱,要抢廉价航空生意?|姗言两语

第一财经 2019-01-13 20:16:04

作者:陈姗姗    责编:彭海斌

由于减少了运输之外的服务,降低了运输的成本,基础经济舱的票价普遍比标准经济舱更低。

1月10日起,东航在部分航线上推出了一项全新的“基础经济舱”产品。

这一全新的舱位,其实在国外已不陌生,是对经济舱的进一步分级。比如美国航空巨头达美航空的经济舱位,就分为基础经济舱,标准经济舱,以及优悦经济舱。

达美航空的“品牌运价”体系

与国内传统的经济舱按照价格划分舱位不同,“基础经济舱”等产品,是按照服务的不同进行区分。

通常,基础经济舱不包含免费托运行李额度,也不支持选座、升舱、改期,旅客需要排在最后登机。由于减少了运输之外的服务,降低了运输的成本,基础经济舱的票价普遍比标准经济舱更低。

比如东航推出的“基础经济舱”,就是在原有座椅、餐食、娱乐设施及客舱服务基础上,有条件地提供更优惠的票价和有限制的行李额,并且退改、升舱、选座、值机权益也会有所限制。

“基础经济舱”只是第一步,东航称还会推出 “灵活经济舱”(改期免收手续费,允许升舱,可免费选择优选座位)和“超级经济舱”(拥有专属物理舱位及更宽敞舒适座椅,旅客改期免收手续费,优先升舱),通过把经济舱这一标准化的服务产品,细分为基础经济舱、标准经济舱、灵活经济舱、超级经济舱四大产品,让经济舱的旅客由“不同票价一个服务“变为“按价服务”。

事实上在全球最大的30家航司中,已有20家实施了经济舱分级的“品牌运价”体系,亚太区的澳航、国泰和新航3家航司也已实施,国内则是东航第一家“吃了螃蟹”。

全球前30大航司“品牌运价”普及率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变?

首先是细分旅客。航空公司传统的收益管理是以购票时间来区分旅客,不同时间购买经济舱的旅客付出的票价不同,而“品牌运价“则可以利用服务对旅客进行细分。比如不需要行李托运、不需要吃饭、可以最后一组登机的旅客,就买更便宜的“基础经济舱”;有消费能力,需要更多服务的旅客,就可以买 “标准经济舱”,甚至更贵的“超级经济舱”,从而以个性化的服务精准满足不同旅客的需求。

其次是增加更多收入。目前,欧美很多全服务航空公司的辅营收入占比远超国内,比如2016年,美联航就从每位旅客身上赚了289元“机票外收入”,这里面除了选座、行李收费外,“品牌运价”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没,反观国内,辅营收入最多的春秋航空只有50元。

2016年全球航司辅助收入排名

不过,要在国内实施“品牌运价”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现有系统的升级改造。不同舱位的旅客要有不同的行李配额,以及不同的选座权限,这些现在的航信系统都不支持。

二是服务流程的改造和国内运输客规的调整。不同舱位旅客要有不同的登机顺序,以及不同的餐食,现行的“一视同仁”服务和客规限制条件的升级改造在所难免。

三是市场的培育。由于大部分旅客还是乘坐全服务航空出行,旅客习惯了“一票即走”的体验,认为机票本就该包含所有服务,这也使得很多国外能做的收费,国内却做不了,比如国内航线的选座收费就是不被允许的。这应该也是东航的“基础经济舱”产品率先在上海-曼谷、上海-普吉2条国际航线上试点销售的原因。

不过,在民航大众化与低成本航空盛行的背景下,推行“基础经济舱”将是未来的趋势,在东航率先“吃螃蟹”后,预计也将有更多航空公司跟进。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