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集团不仅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也是一家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打造海航世界级卓越企业的奋斗目标。
对于从航空业务发家的海航集团来说,海航集团已将绿色发展战略作为整个集团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旗下航空企业如海南航空、首都航空等均通过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2015年,海航集团发布了《海航集团企业社会责任2015-2017年发展规划》,践行绿色运营就是其中海航集团履行社会责任的一条重要理念,海航已将“绿色生活倡导者、绿色产业引领者、绿色服务提供者、绿色发展先行者”的战略贯穿发展和运营的每一个环节。
今年11月,国内航空业首部聚焦绿色发展的研究报告——《2016绿色航空白皮书》在海口发布,旨在引导国内航空发展转向服务、安全、绿色模式。
白皮书由海航集团、联合技术公司发起,波音公司、空中客车(中国)公司、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伊顿公司等12家单位联合发布。通过研究航空业在设计、测试和制造整个过程的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污染实践,推动产业竞争力升级,实现航空产业从创造市场价值到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价值的跨越,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几乎同一时间,海南航空还宣布启动“海航碳抵消公益项目”,这是国内航空公司首次推出,以抵消碳足迹为形式的公益项目,旨在提升旅客关注旅行对环境的影响,唤起旅客对环保事业的关心,目标成为”绿色航空业”的品牌标杆。
除了航空公司,海航集团旗下的海口美兰机场多年来也在持续建设低碳绿色社区,2015年可绿化面积率达99.6%,先后被联合国和专业性国际组织、中国机场发展大会授予“中国绿效企业最佳典范奖”、“年度绿色低碳机场社会责任奖”、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卫生机场”等奖项和称号。2016年5月,美兰机场在上海被授予“绿色高效机场奖”。
绿色运营只是海航集团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环,公司一直在积极探索构建社会责任体系的长效机制,将履行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的决策体系和组织体系、文化体系。
早在2010年,海航集团发起成立了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2013年,海航集团将集团的大约22%的股权捐赠给了海南省慈航基金会,使基金会成为海航集团的单一最大的股东。
作为一家非营利性的公益组织,慈航基金会的财产将主要用于赈灾救助、扶贫济困、慈善救助、公益援助等公益活动,基金会的成立,也使海航多年来投身扶贫解危、捐资助学的行动有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
2015年,海航集团发布了社会责任指南,制订了海航集团企业社会责任2015至2017年的发展规划,目前,海航集团已经形成了以集团社会责任委员会为决策机构,集团社会责任与品牌部为管理中枢,集团三级管控体系为依托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责任治理机制。
海航集团还建立了社会责任三级管理体系,从集团、产业公司和成员企业的不同层面进行分工合作,开展富有特色的社会责任实践活动。同时,还在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26000的基础上制定《海航集团社会责任清单管理办法》,作为对成员企业的考核标准。
2016年1月28日,海航集团还在“海航集团2015年度表彰大会暨首入世界500强庆典活动”上宣布,将联合海南省航慈公益基金会在未来10年投入10亿元用于海南生态保护及扶贫开发事业。
截至目前,海航集团已在公益慈善方面累计投入逾100亿元。与此同时,海航集团还在国内长期开展“海航光明行”、“海航至善井”、“海航送爱回家”等明星公益项目。截至2015年底,“海航光明行”为5914名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复明治疗,帮助他们实现了重建光明的愿望。
此外,公司还注重跨界合作,拓展公益合作伙伴,截至2015年底,与95家公益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并探索O2O融合,构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公益模式,形成公益活动闭环管理,提升公益效益和效率。
“常规”货量的回归和即将到来的旺季预示着未来运费将强劲上涨。
盘面上,港口航运板块走强,银行、光伏、化工板块涨幅居前;军工股全线调整,半导体、算力、机器人、AI应用题材走弱。
谢长安表示,中国在可持续发展创新领域的引领作用对整个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可能产生积极反响。
面对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不确定性加剧等挑战,开放与合作仍是最大的共识。
管理层解释发力重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