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此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沈明高:把数字技术当作通用技术 进一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丨首席对策

第一财经2024-02-25 10:13:48

作者:梁相宜    责编:赵伟

广发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兼产业研究院院长沈明高表示,注册制之下应该是让更多的企业上市,特别是小市值企业上市,小市值企业通过上市以后能够规范化、透明化,使得并购大大加快,帮助了已上市的企业里面的整合,使得企业的规模做大。
举报

公开数据显示,2008-2021年,我国GDP占G20的份额从8.8%大幅提升至22.2%,增加13.4个百分点,同期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上升了 19.1个百分点,远快于居民消费占比增加的9.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41.3%下降到 33.2%,减少了7.9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在总量快速增长之后,需要进一步在质上有所提升。站在资源、市场和技术这三大影响目前欧洲高技术产业链转移要素的节点上,中国将有更多的机遇和空间。通过产业要素的提升、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模式,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迎来本轮海外产业周期调整?广发证券认为,新型工业化以及创新赛道向头部国家转移,同时全球消纳产能能力有减弱,这对我国的产业链更新和贸易进出口将有哪些影响?如何进一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模式,最重要的突破点在哪里?如何解决目前中国上市公司企业规模优势不明显的问题?中国上市企业的腰部优势如何提升?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广发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兼产业研究院院长沈明高。

沈明高的主要观点:

今年出口大概率好于去年 出口周期性明显

第五次产业链转移开始 不完全是经济因素主导

把数字技术当作通用技术 进一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中游产业优势有待提升 提前研判产业发展方向

科技资本并非传统资金概念 将成为新生产要素

小市值企业上市后加速并购 可以形成良性生态

今年出口大概率好于去年 出口周期性明显

第一财经:沈总好,感谢接受我们的专访。首先我们看到现在很多业内预期,2024年出口可能会相对于之前的预期有明显的好转。您认可这种说法吗?跟海外的产业周期或者库存周期有关系吗?

沈明高:今年2024年出口总体来讲有可能会比2023年要好一些,现在可能是一个市场的共识。比如说美国18个月制造业库存周期基本上去年,过去18个月下行,今年开始有可能见底反弹。那么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国库存周期从去库存渐变成补库存,一定是对需求增加,然后我们也看到对中国的出口也是有正面的反应。

那么另外一方面的话,确实我们中国的出口结构也在变化,不光是外部,比如说我们的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再加上我们未来可能正在进行的一些制造业的升级,那么这一些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开一些新的市场,比如说我们现在出口里面东南亚国家的市场份额在增加。

所以说总体来讲出口的周期性是很明显的。但是我还是想说一个风险,就是实际上美国的补库存今年能不能如预期开始,它的最大的风险是高利率环境,有没有可能使得美国企业补库存比预期的要慢。当然另外一种可能性是如果美联储快速减息,那么肯定会撑起来补库存的周期,所以说我觉得这是一个风险因素,我们还是需要来观察。

第五次产业链转移开始 不完全是经济因素主导

第一财经:您之前也提到了像这种新型的工业化以及创新赛道,它一直在向头部国家转移,同时全球消纳产能的能力减弱,从总体来看,是不是也是有利于我们国家的外贸进出口和产业链更新?

沈明高:从全球产业转移的角度,我们现在实际上开始应该是叫第五次产业链转移,因为这一轮的产业转移不完全是经济因素主导,还有地缘政治的因素主导。欧洲有一部分制造业向中国转移,比如说像一些精细化工,汽车零部件这方面的产业,欧洲是到中国来的,投资是增加的;但是我们也看到另外一些欧洲的企业,更多的还是把这个产业转移到了美国,所以这个就跟美国的所谓再工业化是一体的。

那么为什么欧洲的企业会转移到美国?经济因素来讲有三个:一个就是说你的市场规模,市场规模中国和美国实际上可以竞争的。我们规模实际上未来潜力更大。但是还有两个因素,一个就是资源,比如说能源的价格这一块,美国比中国有优势,还有一块就是创新的环境,我们也在不断地改进。

把数字技术当作通用技术 进一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第一财经:产业转移过来了,也就要看我们整体的承接能力了。目前来看我们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还只有美国的44%,现在业内也一直在讨论我们经济附加值不太高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接下来需要跨越的一个问题,您觉得这个怎么解决?政策能有什么样的支持?我们自己的企业应该做什么?

沈明高:是,这个问题是比较复杂。因为实际上这个问题就是关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高质量发展有两个很重要的指标:一个就是你刚才说的全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另外一个就是我们经济增长相对的独立性。这两个实际上还是蛮重要。我个人就是把数字技术当作是一种通用技术,它对整个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那么数字技术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有规模优势,那么第二点的话,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好,高质量发展也好,它需要跟应用场景结合起来。这是我们现在做产业研究非常强调的,数字技术怎么跟传统企业未来的一个结合,中间还有一个环节,我把它叫做共性技术。比如传感技术就是一个共性技术,它影响到若干的行业,比如说智能制造、无人驾驶等等都需要用到共性技术。所以说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技术体系,从通用技术到共性技术到专用技术,企业层面的技术,形成一个技术攻克的攻关力量,我认为这是在我们当下从技术的角度来讲,提高生产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中游产业优势有待提升 提前研判产业发展方向

第一财经:您也提到了中国上市企业的所谓腰部优势有待提升,这肯定也跟产业政策接下来它整体的根基夯实与否有关系,所以在这方面您有什么理解?怎么提升?

沈明高:刚才我也提到出口的结构也在变,就是说我们要从下游为主,慢慢向中游主导来发展。那么我个人是比较关注中游产业,我们叫腰部力量。一点就是说中游它有一个优势,它有通用性的优势或者共性的优势,我最后的产品都是个性化的,但是我中间用的资本品,用的技术产品它是有通用性的。所以说这一块我们的科技攻关的政策要更加有针对性。

我是比较主张我们国家实际上有一个比较好的产业研究院,也就是说我们要对未来的产业做一个三五年甚至十年产业可能发展的方向,做一个研判;第二点的话,研发投入实际上也是无形资产的一部分,我们跟很多传统企业交流,传统企业它过去挣的是相对来讲比较辛苦的钱,而研发,是现在的投入,未来的产出,它的不确定性是很大的。

所以传统的制造业它在投资研发的时候是比较犹豫的。那么我们现在在讲的,国家实际上也在提倡的,我觉得一个非常好的政策就是说叫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那么怎么样从技术的源头跟产业的应用场景结合起来。就是说我们一方面跟大学跟科研机构去交流,理解它的技术,另外一方面我们跟应用场景去交流,我们理解它的需求。通过我们的产业研究,通过产业基金把这两块链接起来。当然最后一点的话,我们还是说政府也好,企业也好,我们还是要理解技术大的方向,要尽早来思考布局产业的方向。

科技资本并非传统资金概念 将成为新生产要素

第一财经:您刚才提到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模式,这三方面的,您觉得具体来说哪方面可能相对来说还是有一点薄弱的,怎么来去弥补这方面的问题,怎么来达到真正的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的模式?

沈明高:产业基金我现在提了一个概念叫科技资本,就是说我们现在有很多的私募基金,实际上这个规模也非常大,但是很多的私募基金还是传统的,我有一个项目我就去投,但是未来的私募基金它的最基本的要素是什么?我认为是科技资本。科技资本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懂科技的资本。我不光懂科技,我还懂应用场景。我还能够想办法把科技源头和产业应用场景结合起来,这就是一个科技资本。

所以未来我们希望看到的一个情形,就是说我们的私募基金,包括政府的引导基金,它拿出来的不仅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资金的概念,可以成为一个新的生产要素,它是附加了对产业对技术理解的一个新的知识,或者知识的资本已经附加在资金上。所以现在大家都讨论资本市场怎么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资本我觉得是一个我们思考的方向。

小市值企业上市后加速并购 可以形成良性生态

第一财经:最后一个问题,我们刚才提到了资本市场,你也提到了我们现在上市公司的这些企业规模优势不明显,又结合我们现在市场是一个超调的过程,所以怎么来解决现在这种优势不明显的问题,怎么来通过这方面来促进我们的高质量发展?

沈明高:资本市场通常它有两类资产,一类是叫收入型资产,一类是叫成长性资产。所以我们实际上要把这两类资产都做强,收入型的资产我的成长性可能差一些,但是我的股息率比较高,我分红比较高;成长性的我现在没有分红没有收入,但是我未来的股价上涨的潜力比较大。那么有这两类资产之后,实际上大家可以做任意的组合。

我们国家上市企业里面小市值企业占的比重太低,10亿-15亿人民币市值以下的小市值企业,在我们国家占的比重大概只有百分之三点几。那么在像欧洲,包括像德国甚至日本,它这个部分的企业,就是2亿美金以下的小市值企业,占的比重能到40%-50%。另外一个特点是什么?我们的高市值企业占比也少,市值超过100亿美金以上的上市企业,占整个上市企业的数量,美国在66%、67%左右,我们也就只有百分之一点几。

那么这里面我想说一个观点,就是说注册制之下应该是让更多的企业上市,特别是小市值企业上市,小市值企业通过上市以后能够规范化、透明化,使得并购大大加快,那么帮助了已上市的企业里面的整合,使得企业的规模做大。

我们现在看到比如说纳斯达克,它退市的企业里面,不是因为破产或者是什么不能经营下去退市,其中50%以上的企业是被并购掉,而我们国家退市企业本来就比较少的,就是被并购退市的,基本上我们看到数据只有6%左右,所以说这里面也要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好处是两个,一方面我们上市企业的数量不会继续扩大,另外一方面我们上市企业有一部分企业可以规模化发展,它能够成为高市值企业,能够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的企业。这样的一个成长过程当中,我们投资者肯定是有赚钱效应。

 

免责声明:本资料的来源及观点,内容仅供参考,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资料的内容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应以本资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资料做出决策。

广发证券可发出其它与本资料所载信息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资料反映该首席经济学家的观点、见解及分析方法,并不代表广发证券或其附属机构的立场。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